趙滿福平靜地問道:“於工,你能說一下,張雲青是什麼原因不籤的嗎?”
於聖傑回覆道:“張總還是糾結那個雞蛋花樹買貴了的事情。”
趙滿福又問張雲青道:“是這個原因嗎?”
“是這個原因,趙總,於工現在來籤的這個補充合同,給公司帶來的損失是一百五十萬。”
“雲青說的這個金額對嗎?於工。”
“趙總,張總的說法,既對也不對。”
“你這圈子給我繞的。於工,先你說說雲青說的對是什麼原因?”
“趙總,說張總說的對,是因為這個所謂的買貴了一百五十萬的資料,是因為用了二標、三標的採購成本單價來計算的。”
“好,再說說,雲青說的不對的,又是什麼原因呢?”
“說張總說的不對的原因是,每個單位都有各自的採購渠道,我們的雞蛋花確實是比二標、三標的採購成本高了一些,但是我們也有像糖棕、大王椰子等一些品種,比二標、三標的採購成本低了很多。
如果綜合起來判斷的話,實際上我們的採購成本是比二標、三標要低的。
所以,這個採購成本,究竟對不對,要綜合來看,全面來看,而不能僅僅盯住一個點來看。
就拿這個雞蛋花來舉例,二標的採購單價為什麼這麼低,我也去問過。
他們當時有正好遇到了土地租期即將到期的苗圃。
這種苗圃裡的苗,如果到期前不能夠賣成錢的話,到期後就被原來的土地主人無償地全部收回去了。
所以,二標的雞蛋花,買的非常的便宜。
但是,二標的這種好事,是可遇不可求的。
正好人家二標遇上了,我們沒有遇上。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專案又在搶工,如果我們就是在籤合同上面,還要扯好久的話,影響了苗木的供貨速度的話,責任可不能怪罪在我的頭上哦。”
“於工,你說的,我聽明白了,我也理解了。
雲青,你聽明白了於工所說的沒有?”
“我聽明白了。”
“那你理解嗎?”
“我拿什麼來理解呢?
於工說他問過二標。
沒有說問過三標嘛?”
“於工,沒有問過三標。你問過嗎?”
“趙總,這麼大的成本差異,我當然是去問過了。”
“你問過的結果是什麼呢?”
“我問的結果就是三標也是用市場價去採購的,價格也與二標的採購價基本一致。”
“那三標的苗木質量與我們於工採購的差別大不呢?”
“趙總,苗都栽在工地現場的,我是看不出來差別。你想嘛,監理、甲方都是一樣的人,如果差別太大了,自然會要求供苗質量太差的人調整供苗的。”
“你說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