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滿福舉杯提議道:“感謝雲青能夠給我們大家分享創業失敗的心得,這一點呢也更提醒我們每一個人,要好好地珍惜今天的這份工作,把手裡的事做好。
同時呢也提醒我們,隨時要用老闆的眼光來看待事情的發展和做出相應的決策。
來,我們大家一起幹一個。”
等趙滿福放下酒杯在斟酒的過程中,周文成講道:“趙總,你也來分享一下你創業的故事。”
趙滿福興奮地講道:“好。我可以講一下,與我相關的故事。
我的父親原來是林業系統的一個普通幹部,到了退休的時候仍然家裡還比較拮据。
我們兄弟姐妹四人,這在當時的家庭來說,人不算多,加上老人也不算少。
退休後,我的父親仍然想法不少,總想創業,又不知道該乾點啥。
他本身是林業方面的專家,對苗木的生長屬性比較的專業。
因為機緣巧合,在老家承包建立了一個幾百畝的苗圃。
透過苗圃的幾年辛苦運作,終於賺取了第一桶金一百萬。
這個一百萬在九幾年的時候,那是不得了啊。
我記得那時說一家人比較富裕的話,就說這家是個萬元戶。
一百萬相當於一百家萬元戶。”
周文成問道:“後來呢?又怎麼建立的公司呢?”
趙滿福講道:“後來,只做苗圃的話,發現業務範圍就比較的窄。好多專案都是房地產的園林景觀專案,因為我的父親對園林熟悉嘛,很多栽死了苗的甲方都願意主動找到我的父親去幫助解決問題。
一來二去的,就在那些房地產老闆的業務承諾支援下,開了一家園林景觀的企業。
透過十多年的發展,從沒有資質到有三級資質、到有二級園林景觀施工企業資質,從沒有設計到組織自己的設計部門,到擁有自己企業的風景園林設計的乙級資質。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企業的運轉,總需要很多的人來管理。
經過多次的商量,最後我辭去了原來的高校教師工作,去給我的父親的企業打工,當然了是給了股份的。
雖然我不是企業的法人,但是企業的總經理,日常事務都是由我來管理。我們同時執行的專案也是有好多個,只不過都沒有大的專案。”
周文成迷惑不解地問道:“趙總,你在你們公司裡的股份是不是太低了才出來找地方上班的呢?”
趙滿福答道:“這個事情要不解釋呢,肯定是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
雖然我所在的家庭企業比我們西方建築要小很多,但是我畢竟是股東,股份也不是很少有百分之幾十。這樣的話每年除了有可觀的工資收入外,還有對應的股東分紅。
僅僅從收入的角度來說的話,我現在西方建築來上班的收入實際上是降低了的。”
周文成顯得更加迷茫地問道:“那就更猜不到你是什麼原因,要選擇來到西方建築來上班的了。”
趙滿福答道:“這個說來話長,今天高興,先敬大家一杯,再講這個故事。”
眾人又舉杯共飲。
趙滿福繼續講道:“在兩三年前,西方建築就預計到在西川都城市會有專案,所以就委託獵頭到處物色生產片區的負責人,要求是各個園林景觀二級企業以上的總經理以上崗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