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就像長輩關心後輩一樣的語氣,說著一些平淡事情,還說了一些陳陽母親姜月當年的一些事蹟,只是後面,就有些別的內容了。
那句藏在畫像裡的箴言,居然也在信上出現,當看到這幾句話的時候,陳陽才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的母親會遭遇截殺。
曦日交應,龍鳳同生。
根據信中所說還有這麼多年以來陳陽蒐集到的情報,當年的事情,終於擺在陳陽眼前。
順德元年,陳皇登基,冊立太子妃林婉兒為皇后,隨後渝南王陳宗推薦了王妃姜寧的胞妹姜月入宮做妃子。
這個性格和姐姐江寧迥異的姜月在入宮的第一天就跑到御花園爬樹摘果子,也是那一天遇到了剛剛成為皇帝的陳和。
兩人算是一件鐘情,隨後姜月就成了靜妃。
皇帝還有幾個妃子,其中最為被大家誇讚的就是淑妃。
方家的女兒,當真是大家閨秀,溫婉無雙,深得太后喜愛,直接被封為了淑貴妃,分身要高於只是靜妃的江寧,而且這方凌的肚子很是爭氣,為陳皇剩下了一對龍鳳胎。
隨後,靜妃姜月也有了身孕,陳皇大喜,更是聞聽京都有聖僧遊歷,便請聖僧為靜妃和腹中孩兒唸經祈福。
那僧人也答應,見到靜妃的時候,僧人誇讚靜妃有貴人相,陳皇大喜。
陳皇對靜妃極為偏愛,在靜妃有孕之時更是小心呵護。
僧人走的時候,陳皇甚至有些失禮的只知道護著剛剛懷孕的靜妃,還是淑貴妃很識大體的送走僧人。
也是那個時候,僧人說了些不該說的東西。
淑貴妃從不想爭什麼皇后的位置,她知道林婉兒必然是皇后,林家那個時候的地位也沒人可以動搖,但是他的兒子,必須是皇帝。
可那老和尚偏偏說什麼曦日交應,龍鳳同生。
淑貴妃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裡,同時也告訴了方家。
順德三年秋,靜妃生產,一兒一女,也是龍鳳胎,當時天降異象,本來應該最為黑暗的時刻居然很是反常的紅霞滿天,曦日交應。
陳皇更是親自賜名,皇子陳陽,公主陳曦。
曦日交應,龍鳳同生。
也就是那個時候,淑貴妃才真的信了那老和尚的話。
開始策劃了一場刺殺。
方家的勢力不小,但是想要在皇宮裡殺死一位妃子,仍然是痴人說夢,所以淑貴妃把注意打到了老太后的身上。
老太后十分喜愛這個方凌,知書達理,又懂規矩,可是比那個一天嘻嘻哈哈上躥下跳的姜月強多了。
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再加上方凌有方家送來的東西,那老太太更是服服帖帖。
有一陣子,老太太的脾氣很差,連皇帝的面子也不給,只讓方凌靠近,皇帝還以為只是自己老孃歲數大了鬧脾氣,所以很是歉意的只能讓方凌照顧老太后。
老太后的脾氣越來越古怪,怎麼看姜月都不順眼,就算是姜月在皇宮裡也不行,無奈之下,陳皇只能讓姜月帶著尚未滿月的兒女住到了皇宮外的皇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