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走了之後,又來了一家送節禮的人。
竟然是南安國公那邊過來的。
聽到門房來報,賈環很是奇怪。自家與他們關係還沒有到這個份上呢,怎麼還上趕著過來送節禮了?
這次過來的是鄭平,他已經不是郡王世子了,但門房也要尊稱一聲小公爺。
賈環滿腦門官司,怎麼這鄭家還陰魂不散了?
鄭平在大門口一臉的懇切:“在下是特意感謝賈修撰的,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請笑納。”
馮柱哪敢做主收下,只是趕緊遣人來報了賈環。
很快賈環就出來了,到了大門口卻沒有見到鄭平,疑惑地瞧了瞧馮柱,馮柱趕忙說道:“三爺,這真不能怪小的們,是琮三爺把小公爺給請進去了。”
賈環以手扶額,自己這三哥腿腳還真快。
可這禮真的能收麼?他還真就沒想過?
賈琮的院子,鄭平正在有滋有味地喝著茶,同賈琮閒話。
“愚兄貿然登門,打擾將軍了。”
賈琮卻說道:“無妨無妨,咱們兩家本來就相熟,早就該走動了。”
這次的節禮雖然說是給賈環的,但表面上兩府並未分家,賈琮也要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但左等右等,卻始終不見賈環出現。
賈琮有些尷尬,對身邊的常隨李豐說道:“去尋一下三爺,就說有客了。”正主不在,他也不能做主收人家的東西。
李豐便趕緊出了院子,往梨香院來尋賈環。
但不多時便轉回,神情尷尬又侷促。
見著賈環依舊沒有出現,賈琮也尷尬了,但還是咳嗽一聲,問道:“三爺可說了什麼?”
李豐回道:“三爺說了,讓您看著辦就成了。”
賈琮沒想到賈環會來這麼一手,但鄭平卻比他世故地多了,忙說道:“既然賈修撰如此說了,那將軍就賞臉收下吧。愚兄改日再來拜訪。”
然後就趕緊起身拱手告辭,他可不想給賈琮留下反悔的機會。
但他卻也想多了,賈琮正在要顯示自己的存在,哪裡會反悔?
只是按著規矩,誰收的禮,便要誰去還。現在賈政那邊都開始分家了,萬萬沒有賈環再替他走一趟的道理。
聽說鄭平走了,但節禮卻被留下了,賈環暗自嘆氣,賈府不落寞真是沒天理。
幸好老太太臨走之前做主讓自己分了出去,要不就這麼一大家子不著調的,被人算計了都反應不過來。
但他知道鄭家並沒有要算計自己的意思,只是想能夠修好。可翻臉容易修好難,萬事不能遂願。
至於賈琮會如何處理,他就不管了——大房二房已經分家了,萬沒有到隔房的哥哥替自己做主的份上。
鄭平回去之後,卻長舒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這次的節禮是送出去了。
上次賈府老太太過世,竟然都沒有知會到自家前去弔唁,這讓父親很是不得勁——想借口設一個路祭棚子都不行。
所以這次趁著端午,就趕緊過來;等到中秋過年,還要再來,務必要把姿態做足了。
待到初四的時候,慈寧宮裡的太皇太后正在吩咐於九寧帶著小湯圓去賈府。
“不管怎麼說,明兒也是端午了!賢德妃進不了宮來,你就帶著哥兒去瞧一瞧,路上莫要耽擱了。”
聽到太皇太后的話,於九寧趕忙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