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摸兩個小傢伙的腦袋。
此時的小黑還在直播,也不知道顧長天要去非洲大草原。
不然可能嚷嚷著要去了。
畢竟上次對於小黑來說可刺激了。
回來之後就連吹牛都有底氣和素材了。
顧長天:莫非這就是有菜又愛玩?
可不知道嘛!明明怕死,非要去做一些刺激的活動。
簡直就是作死。
這次,顧長天依舊會帶上幾隻小動物去保命。
這個是跑不掉的。
畢竟沒有動物就沒有安全感啊。
非洲共有三大草原。
東非大草原,南非大草原,衣索比亞大草原。
東非大草原,非洲洲東部地區。北起厄利垂亞,南迄魯伍馬河,東臨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南蘇丹、厄利垂亞、吉布提、索馬利亞、肯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和印度洋西部島國塞席爾。
在東非大草原,獅子是食物鏈的最頂端 ,它們幾乎沒有天敵。在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獅群就是這裡的王者,而年輕、力壯又兇猛的雄獅則更是王中之王。
在獅群中,獅王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一隻雄偉、彪悍的壯年雄獅,可以擁有幾隻或者十幾只成年母獅。雄獅可以不去捕獵就能有享有食物的權利,平日他只需要維護獅群的安全,負責交 配和巡視領地等。
除了獅子以外,這兒獵豹,斑馬,羚羊,長頸鹿,河馬,鱷魚,角馬,火烈鳥,禿鷲,鬣狗等動物。
幅員遼闊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也就是東非打草原。
作為非洲甚至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有大量陸生動物遷徙的區域,憑藉其儲存完好的原始生態系統,成為了地球上名副其實的動物天堂。
塞倫蓋蒂在馬賽語中意為“無邊的草原”,在這個佔地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種類最豐富、數量最龐大的野生動物,近70種大型哺乳動物和500種鳥類在這裡和諧共生著。
動物們:你管食物鏈叫和諧生存?
每年6月左右,塞倫蓋蒂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漸消耗,食物變得越來越少。為了食物,草原上的動物會長途跋涉3000多公里,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
2016年9月,數百萬動物大軍碾過茫茫大草原,場面壯觀,聲勢浩大。它們從坦尚尼亞境內的塞倫蓋蒂公園南部,遷徙至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
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北上,終點是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跋涉3000多公里。
與此同時,途中不僅要穿越獅子、豹埋伏的草原,提防隨時有可能出沒的豺狗以及在狹窄的馬拉河兩畔聚集的鱷魚,這些食肉動物準備分享即將到來的盛宴。
當到達終點之後,由於氣候的變化,短短兩三個月之後,這200多萬隻食草野生動物組成的遠征大軍將再次不辭辛苦的追尋青草返回塞倫蓋蒂。
在這數以百萬計的遷徙隊伍中,只有30%的幸運者能夠回到出發地,而跟隨它們一起回來的,還有40萬在驚險旅途中誕生的新生命。
這可是一地球一大奇觀啊。
又是一個有生之年系列。
除了東非以外,這兒還有南非,還有衣索比亞大草原。
這些草原自然也是動物的天堂。
可以說,非洲就是動物的天堂。
這裡有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動物。
非洲大陸幅員遼闊,土地肥沃,人口稀少,沒有過度開荒等是原始野生動物得以延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東部非洲以肯亞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大草原,水草豐盛,氣候適宜,保護的當是野生動物生存的天堂,原始物種得以延續,從這點上來說我們還應該感謝非洲。
非洲人:我謝謝我自己啊。
非洲是動物的天堂,而東非是最多動物的草原。
所以,顧長天的目的也很明顯了。
那就是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