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西遊時,路過觀音禪院,因為孫悟空做作,拿出錦斕袈裟故意炫耀。
惹得那觀音禪院老主持,金池長老貪心高熾,指使徒子徒孫,放火想要燒死師徒二人,獨佔錦斕袈裟。
孫悟空便上了南天門,向廣目天王借了“闢火罩兒”,罩住那唐僧與白馬,行李,讓唐僧免受火災。
只那錦斕袈裟,卻被本想要救火的黑熊精,順手牽羊拿走,要辦一個什麼“佛衣會”。
到了天明,觀音禪院中眾僧眼見唐僧毫髮無損,金池長老沒了錦斕袈裟,羞愧難當,一頭撞死在牆壁上。
此是孫悟空和四大天王的瓜葛,這次師徒兩人行至觀音禪院時,卻不曾作妖。
所以雙方一團和氣,連金池長老都保全性命,依然在觀音禪院中得享餘年。
李玄奘長老見孫悟空對四大天王不敬,正想要發怒,孫悟空卻知他心意,急忙道,“老孫和天王。”
“乃是當年天庭舊相識,彼此間開得起大小玩笑,相互也有人情來往,師父勿要怪罪。”
李長老聽孫悟空如此說法,也是頗感無可奈何,當前便抬腿進了二層門裡。
只見有喬松四樹,一樹樹翠蓋蓬蓬,卻如雨傘形狀,忽抬頭,正是那大雄寶殿。
李玄奘長老合掌皈依,舒身下拜,拜罷起來,轉過佛臺,到於後門之下,又看到那倒座觀音普度南海之相。
長老又點頭三五度,感嘆萬千聲道,“可憐啊!鱗甲眾生都拜佛,為人何不肯修行!”
孫悟空卻撲哧一笑道,“師父,人人都一意修行,哪個來敬拜佛陀菩薩,誰人去供奉真君天尊?”
李玄奘長老被孫悟空這一通揶揄,頓覺得臉紅耳赤,只顧埋頭著往三門裡走。
不想三門裡走出一個道人來,孫悟空眼明手快,急忙扯住李玄奘長老身軀,才沒撞在一起。
那道人大吃一驚,忙向李玄奘長老賠禮道歉道,“恕罪,恕罪,師父從哪裡來?”
李玄奘長老還禮道,“我奉了東土大唐天子聖旨,前往西天靈山拜佛求經。”
“今到寶方,天色將晚,還望能夠借宿一宿。”
道人卻慌忙道,“我只是個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做不得主,長老還需詢問管家的老師父才行。”
他方才差點衝撞了李玄奘長老,有意彌補過錯,殷勤道,“待我進去稟告老師父一聲。”
“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他若不肯留你,我卻不敢羈遲,還請師父你另尋他處借宿。”
李玄奘長老謝道,“累及你了。”
這道人自去請寺院內僧官,不片刻功夫,就有一個頭戴毗盧帽,身著袈裟的僧官出來迎接。
剛好看到李玄奘長老光著一個頭,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足下登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斜倚在後門首。
便起了怠慢之心,呵斥道,“我這裡寶剎,只有城裡來計程車大夫降香,我方才出來迎接。”
“也不知哪裡來的遊方僧人,今日天晚,想是要來借宿,方丈中豈容他打攪?”
“教他往前廊下蹲罷了,報我怎麼!”
這僧官說完轉身欲走,李玄奘長老見他面目可憎模樣,不知不覺滿眼垂淚道,“可憐,可憐……”
“這真是人離鄉賤。”
正是那,“兩次西遊有異,寺中冷遇相同。”
也不知道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