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眼裡,要只有內容。”
“我們要培養我們的企業文化,讓所有以後進入開心麻花這個團隊的新孩子們看著,哪怕是他們仰望的,高高在上的明星們,大咖們,依舊會徹夜徹夜的排練,打磨一個話劇。”
“會以最虛心的態度,最誠懇的姿態來對待讀者,這才是內容締造者。”
張晨擰開保溫杯喝了一口,沒有講話,卻只是一路沉默,林魚這個口氣好像他的年紀很大了一樣,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林魚真的看的非常的長遠。
他竟然都已經看到那種遠度了嗎?
開心麻花在另外一個時空也不可避免的淪入了市場的怪圈,恐懼賠錢,路徑依賴,以為只要大概搞一搞喜劇,只要是沈疼上馬電影就能好起來。
而從夏洛特煩惱開始,電影的質量卻是一代不如一代。
就以《滿江紅》來看看那個時代的電影製作人的心態吧,一個被龍門鏢局嘲弄的段子,居然完美的符合了《滿江紅》的編撰。
雖然很好笑,但卻不得不悲哀的體現出了資本做電影的邏輯。。。他們從大量的電影裡去總結一個“商業規律”
再組成一個班底:有實力的導演,有名氣的演員,整點時尚的喜劇段子,然後,開搞!
於是就締造出了大量不倫不類的“產物”
你說它爛吧,它能看。
你說它好吧,永遠跟經典扯不上任何關係,處處沒問題,又處處畸形。
便是基本做內容的心態都不端。
譬如看一看新老兩版三國的差距。
前期的諸葛亮是搖一搖手臂,喊出“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瀟灑快意的書生姿態。
指點江山時,意氣風發,觀千秋如掌上玩物的自信。
聽說周瑜宴請劉備,滿頭大汗,小跑而去,連連喊著“我主危矣”
遲暮時的力不從心。
寫出師表時的肝腸寸斷。
這才是一個人,一個複雜的人,一個站在時代最高處意氣風發頂級謀士的形象。
而不是哭哭哭,只會滿臉懇切的“諸葛亮”
最荒謬的是,前面有參考答案還能寫成這樣?
原因在哪?
資本電影。
……
林魚走了,張晨還在原地琢磨林魚講的話,整個人心思一時不知道飄到哪去了,在原地站了足足一個小時才回過神來。
張晨的心中彷彿燃起了一團火焰。
好好搞,開心麻花的前程還遠大著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