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完這些之後,一邊等待稽核,一邊甩了幾張照片和文字上去。
“來母校報道的第一天!”
“……”
這邊,林魚搞完之後就當了個甩手掌櫃了,不過宋夕這一統操作倒是提醒了林魚,自己也是該在秦州也註冊一個賬號了。
於是思索了一下後,林魚果斷登入秦州的“浪網”,註冊了一個個人賬號,掛上一個黑色柴犬的頭像。
實名,“《發丘人》、《壞蛋是怎樣練成的》作者,林狗”
下面第一條動態,“我真的是去拍戲了。”
五分鐘後,林魚就收到了第一條回覆。
“???林狗也玩浪號了?”
“我可去尼瑪的,你咋不說你去生孩子,有空在這扯淡沒空碼字??”
看著這個暴躁老哥的回覆,林魚不禁扯了扯嘴角。
果然一看就是自己的粉絲啊。
琢磨了一下,林魚反手寫了一篇小文章。
麥琪的禮物。
碼完之後,林魚也發了上去,也不去看了。
浪網是一個,個人賬號及創作與社交媒體一體化的一個平臺,簡而言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板塊之間,建立主題,發言,聊天。
但是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權重是不一樣的。
高權重使用者一般是兩種,一種是浪網外的大v,各路大咖,藝人,專家,這類人。
一類則是浪網本地的大v,俗稱混圈子混成名氣的本圈名人。
而林魚這種就類似於外網的過江龍了,自帶粉絲體系的。
它的板塊也一分為二,一邊是以不同主題,上百種版塊,和無數種主題版塊為聊天的不同領域。
一邊是個人賬號,擁有可創作屬性,個人粉絲。
一旦粉絲量大,在板塊內的發言權重就會被提高。
約等於,明星,和一群路人,在同一個跑道里玩耍的意思。
人人都可以公平發言,擁有等同的曝光樣,但區別是大v天然擁有更高的關注,公信力。
小透明則是天生‘人權低’,這種介乎於公平與不公平之間的體系。
林魚是比較認可這個玩法的,你叫人家一個專業人士,和一群土鱉一個公信力體系,這能合適?
這好比一個論壇,讀者,作者,均可以在裡面公平發言。
但某本書的作者親至,一定比那本書的普通使用者公信力高,並且擁有更高的被關注度吧?
再譬如,一個撲街寫手,和一個白金作家,在同樣可以被讀者,撲街作者,一起發言的板塊裡,白金髮言了。
總不能叫白金和撲街爭論行業內問題吵個面紅耳赤吧?
絕對的公平,等於不均,總之這個體系也蠻好玩的。
寫完麥琪的禮物,林魚隨手也發,也不去看了。
但琢磨了一下,林魚又覺得不能厚此薄彼,思索再三,有寫了一篇《變色龍》,然後登入香江的今日飯否。
看著那邊還沒過稽核,直接一發表,關閉,了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