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存在,它從來不等人,只有人等它。
當然,等不等,它都在那裡,從來沒有離開。
事實上,從徐行來到吳城,踏進杜家小舍的那一刻起,命運,就已經選擇了他,轉眼間,七八個月過去了,距離年關,也只剩下四五十天了。
既然大半年一晃就過去了,那麼四五十天,對於徐行來說,也不會是什麼漫長的過程了,至少,在徐行對一批又一批的戰士們,許諾,要給予他們一個幸福快樂的春節的時候,整個旅途,就變成了和時間賽跑的競速儀式。
為了能夠加快整個旅途的完成效率,徐行也做了一些,違背道德原則的事,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徐行沒有道德原則。
因此,從徐行的角度出發,他只在乎是否有價值,不在乎是否應該做。
焚殺降兵,已經讓徐行和伯仲淑三人組的關係,出現了裂縫,原本就不是很牢固,現在還埋下了比較嚴重的隱患。
縱然徐行在黎淑面前,展現出了柔軟的一面,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畢竟,從本質上來說,伯仲淑三人組,和他完全就不是一路人。
誠然,殊途終究同歸,但是在旅途的過程之中,關係越來越惡化,矛盾越來越激化,只會導致越來越多的悲劇。
至少,對於上官雄來說,絕對是悲劇。
伯仲兄弟,雖然沒有像黎淑那樣爆發出來,但是,情緒這個東西,往往壓抑的越深,到最後清算的時候,就越恐怖。
表面上,伯仲兄弟認可著徐行的做法,但是從始至終,他們都無法接受焚殺降兵的行為。
事實上,對於徐行的軍隊來說,焚殺降兵,能夠為未來的戰役,帶來非常明顯的優勢,並且,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糧食也不足以補給那麼多降兵,如果不殺,軍隊內部的資源分配,就會出現問題。
小則士氣低落,大則兵變。
這是徐行最不想看到的結果,於是,湘縣的守軍,被焚殺殆盡,黎淑的情緒,也突破了忍耐的極限,第一次,把過去積攢的負面情緒,全部發洩了出來。
從理論上來說,徐行的眼淚,讓黎淑一度懷疑是鱷魚的眼淚,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徐行的真情流露,縱然這份以戰止戰的無奈,不足以讓伯仲淑三人組信服,至少可以暫時壓制住雙方的矛盾。
可惜,這次血洗宮殿,依然還是點燃了導火索。
如果說,伯仲淑三人組,在徐行回到吳城之後,再發難,或者,在彙報給上官雄之後,再做計較,那麼這個情況,還是情有可原的。
不過,他們選擇了最愚蠢的做法,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選擇了最沒有邏輯的時間點。
在徐行剛剛血洗宮殿之後,伯仲淑三人組,猜拳三人組,都紛紛入城,並且按照徐行的命令,處理了大小事務,重新整頓軍營。
這其中,有一個好訊息,以及一個壞訊息。
好訊息,是滇縣的守軍,屬於是主動開城投降,沒有任何的抵抗行為,先不說從心裡層面出發,是否存在衝突的可能,至少從事實情況來看,滇縣的守軍,都是非常配合的,甚至還主動引路,帶著徐行的軍隊,前往滇縣的各個軍營裡面檢查。
壞訊息,和好訊息,往往是相輔相成的,這些守軍,固然是非常配合的,但是他們從始至終,都只會聽命於一個人。
那就是徐牧。
因為徐牧的勸降,導致了滇縣,在沒有經歷任何兩軍交戰的情況之下,就被攻破,也導致了楚王仲令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