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
上官雄一聲令下,三軍並出。
這次北伐,大三色堇作為開路先鋒,自然是要考慮到速度問題,輕裝便服,薄薄的鐵甲,只有一面,那就是衝鋒的時候,保護軀幹的前面,後面,則是普通的粗麻布衣。
縱然是為了追求速度,急行軍的配置,也必須要用兵種配合,只是沒有韓龍的西路軍那麼複雜罷了。
步兵居中,騎兵分別在兩側,這叫蟹鉗陣。
步兵的鐵甲,相對更加輕薄一點,裝備的武器,也只有長矛和盾牌,本質上來說,步兵在戰場,就只有兩個作用。
其一是做炮灰送死,馬踏成泥,歸於大地。
其二是一輪攻擊之後,還能存活,拼了命的繼續戰鬥,並且攻城的任務,也是他們去完成。
相比於步兵,騎兵的待遇就翻了幾倍。
因為有坐騎的存在,騎兵的鐵甲可以相對更加厚重一點,裝備的武器,分為四類。
其一,是長矛的強化版,一種名為槊的武器。
槊的重量更大,硬度更高,犧牲了部分穿刺力,卻大大提升了破甲能力,如同狼牙尖刺的刃口,可以讓武藝高強的騎兵,橫掃千軍,加厚加大的刃尖,耐久度更高,更是可以硬生生砸開敵人的盔甲。
騎兵所配備的槊,幾乎都是馬槊,用法比較簡單,無非就是騎兵衝鋒的時候,利用慣性和速度帶來的強大沖擊力,直接穿刺對手,要麼就是武藝高強的騎兵,把自己幻象成將軍,秀一秀技術。
其二,是盾牌的強化版,一種名為刺盾的武器。
刺盾不同於常見的盾牌,刺盾是純鐵鍛造,大小隻有成年男子軀幹的一般大小,通常裝備在左手的小臂上,因為騎兵需要用雙手才能使用馬槊,而右手的力量,一般都是要比左手更大的,所以右手用來攻擊,左手則是用來防禦。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心臟,是在靠近胸部左側的,所以左小臂的刺盾,本質上,也是提供了一定的防禦保命能力。
其三,是一把可以掛在腰間的短刀。
這種短刀,不同於一般長度的彎刀,騎兵所配置的彎刀,屬於是彎刀的縮水版,長度和重量,以及鋒利程度都不如常規的彎刀,但是它卻有一個相對來說,可以變向提升騎兵戰鬥力的優勢,那就是更便於攜帶。
如果有些騎兵武藝高強,也精通於衝鋒作戰,加上運氣非常好,沒有死在浩浩蕩蕩的屍山血海之中,那麼丟棄了馬槊的騎兵,就會用小型彎刀,揮舞砍殺敵人,並且這個時候,刺盾的作用,也大大提升了騎兵的攻擊力和防禦力,刺盾本身盾面就有鐵刺,居高臨下,都可以活活砸死步兵。
步兵要攻擊騎兵,首先要做的是抬頭,確保可以命中,而就在步兵抬頭的時候,騎兵的彎刀直接迎面而來,剛剛好給騎兵抹脖子,而這個因素,僅僅只是騎兵強大的原因之一。
其四,不同於前面三種直接提供戰鬥力的武器,第四種,是專門給騎兵配置的一種特殊的藥水,就裝在騎兵腰間的小小水袋之中。
這個小小水袋,卻是有大大的功效,裡面的水,是上官雄用特殊配方,調製出來的類似於烈性興奮劑。
因為這種烈性興奮劑,可以短時間讓騎兵獲得巨大的爆發力,消除大部分痛覺和疲勞感,強化騎兵的勇氣,或者說,殺戮慾望。
這種足以讓騎兵殺紅了眼,站到最後一刻的藥水,在帶來巨大的爆發力的同時,也會讓騎兵快速的流失生命力,換而言之,就是藥效逐漸消失,騎兵也逐漸死亡。
基於這種現象,上官雄為這種古老的烈性興奮劑取了一個非常好聽,但是又極度諷刺的名字。
馬到功成。
馬到功成,不僅僅是一種對於戰爭勝利的祝福,也是一種殺戮的詛咒。
馬代指騎兵。
功成,則是取自“一將功成萬骨枯“。
騎兵的強大,在步兵,弓兵這些下位兵種的眼裡,是一種強大的象徵。
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騎兵所享受的待遇,也是最高階,最豪華的。
但是,比起成為炮灰,比起面對無箭矢可用時候的恐懼,騎兵在衝鋒之後,激發了最後的潛能和勇氣,在化身殺戮惡魔的瞬間,失去了最後的理性,失去了最後作為人的選擇。
右手的彎刀,左手的刺盾,就好像都變成了雙刃劍一般,當敵人血流成河的時候,在戰爭結束之前,那些喝下了馬到功成的騎兵,早就已經因為心臟無法承受如此迅速的血液律動而死在了暴走之中。
“白菜,你率領兩千兵卒,急行而出,切記,只可退,不可追。”
“如果遭遇敵軍將領,能斬殺,則斬殺,反之,則斷後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