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很少會說真話,不過,對於這種緊急情況,他也不得不說真話了,畢竟,齊魯的大規模戰爭已經開始了,或許漫長,或許短暫,或許成功,或許失敗。
“太好了,我希望你可以直言不諱,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出來。”
徐行的一番話,讓仁山緊繃的神經,稍稍緩和了一下,當然,仁山也無法百分之百的確認,徐行接下來要說的話,就一定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
晉城雖然沒有固若金湯的邊關防護,但是佔據了主場優勢,並且是以逸待勞,以防守對進攻,毫不誇張的說,晉城的邊關守將,只需要智力正常的腦子,還有一雙不瞎的眼睛,就可以牢牢的守住城池,當然,前提是晉城的邊關防護軍隊不能太少。
要知道,一方勢力的邊關守軍,數量和質量,都是那些預備軍無法比擬的,邊關守軍除了要保障邊關的安全和防線以外,更需要去處理周圍的繁雜事務,正如同仁山在越城的這些年,山匪水賊,流寇流民,數不勝數,殺之不盡,除之不絕。
因此,邊防守軍的戰鬥力,必然是一方勢力之中最頂尖的存在,除了一些秘密培訓的特戰部隊以外,邊防守軍,必然是進攻方最難以處理的存在。
不過,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晉城的北大門,東大門已經被突破,並且正如同徐行和仁山所推測的一樣,齊魯還在持續輸送著兵力,後續的兵力,也可以投入到消耗戰的更迭迴圈。
除了兵力的輸送以外,還有一個優勢,對於齊魯來說,非常巨大,畢竟,佔據了邊關,就等同於是在關門打狗。
如果晉城選擇不抵抗,以逃跑為第一目的,那麼晉城很快就會被攻破,這些逃跑出來的人,先不談是否能夠被接納,就只是看被其他勢力接納之後,在其他勢力地盤之中的地位,就遠遠不如原本在晉城之中的地位。
人們都是排外的,這是天性,這是本性,這是無可非厚的約定俗成的事。
反之,如果晉城選擇繼續抵抗,以反擊為第一目的,那麼晉城就必須要把兵力集中到北大門,東大門的反擊上,這個時候,南大門,西大門,就會疏於防範,先不談其他勢力,是否會抓住機會,讓晉城腹背受敵,四面受困,只是考慮到那左右兩位元帥,絕對不會考慮不到。
要知道,帥才之所以高於將才,就是因為整體的佈局能力,以及指揮性方面的優勢,將才,確實可以衝鋒陷陣,破軍斬將,激勵士氣,提升勝率,但是,這僅僅只是極少數的情況。
世之猛將諸多,勇武非凡,天下終歸智者,元戎之殺伐決絕,令行禁止,管制有度,猛將莫能及也。
“仁山先生,現在的情況,說好也不算好,說壞也不算壞。”
“我有四個不成熟的建議,希望仁山先生可以指點指點。”
徐行的說法非常簡單直接,他不願意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說法,比較,這是在欺騙自己,也是在欺騙別人。
說是這樣說,徐行的建議,本質上,就只有一個,所謂的四個建議,說白了就是四個步驟。
第一步,模仿齊魯二城,把吳越合二為一,東拼西湊出一個至少二十萬人的軍隊。
第二步,軍隊化整為零,並且把二十萬人的大部隊,分化為幾個,甚至幾十個小部隊,給這些小部隊,安排一個,足以獨當一面的指揮者,也就是安排戰將,統一指揮。
第三步,小部隊分化結束之後,每個戰將之間,既要各自獨立,也要彼此支援。
第四步,就是徐行所糾結的一步。
前面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後,吳越二城本質上依然是兩股勢力,僅僅只是暫時性的合併,當然,徐行沒有直接說出來,畢竟,這種事不需要說,仁山也是心知肚明的。
第四步,分為三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安排戰將西征,這個建議,是徐行出於對北方諸侯們的忌憚,想要避其鋒芒,徐圖發展所產生的保守策略,當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僅僅只是一種認慫的表現,試問,如果徐行有信心用二十萬去擊敗兩百萬,也不至於會在內心深處萌生這種策略。
第二種做法,是北伐,不過,北伐歸北伐,本質上來說,只是為了撈一點好處,用游擊戰的方法,騷擾齊魯一方的兵力運輸,要知道,但凡是拉開了戰線的情況,補給線必然是和戰線長度相同的,這三千里的大道途中,不斷前進的軍隊,如果不攜帶糧草,先不說戰士們是否撐得住,就只是坐騎,也會支援不住的。
因此,騷擾戰線,就等同於是在騷擾補給線,一旦後續兵力沒有順利運輸,縱然齊魯一方的優勢再大,也會因為沒有糧草,而活活餓死,畢竟,燒殺搶掠這種事,要建立在持續攻破城池的情況下才得以成立。
當然,如果齊魯一方可以在糧草被斷絕之前,直搗黃龍,拿下晉城的話,就另當別論了,至少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只是可能性小的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第三種做法,也是北伐,不過,和第二種做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種做法的北伐,是直接進攻晉城的南大門,畢竟,吳越二城地處南方,只需要長驅直入,就可以直接兵臨城下。
要知道,現在的晉城,處於極度危險的情況之下,毫不誇張的說,晉城之中,幾乎九成九的兵力,都必須要被迫的,集中到北大門,東大門的支援之中,畢竟,從仁山所獲得的訊息可以得出,目前齊魯攻晉,只是啃掉了邊關和外圍的一些城池,並沒有達到摧枯拉朽的效果。
這種明顯是頹勢,卻又沒有兵敗如山倒的局勢,正適合徐行和仁山,投機取巧。
俗話說,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上上策也,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