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性格固然無法決定一切,卻可以改變很多事,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偏見,皆是由性格決定。
縱然是讓楚霸王重複一千次,一萬次。
赤霄劍,終究會斬斷霸王戟。
正應了那一句俗話。
已有之事,後必再有。
已行之事,後必再行。
每個世代的英雄豪傑,都覺得自己是開闢嶄新世代的先驅者,也都堅信,自己創造的基業,可以傳承萬世,興盛不衰。
可惜,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都敗給了歲月。
輸的。
贏的。
千古流芳的。
遺臭萬年的。
俱往矣。
人說是,現在,過去,未來,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滋味。
可,一切都會過去的。
當除夕夜的十二點鐘聲響起的那一刻。
所有人的心都化了。
那一刻,人們心裡面想著,固然不能天天這般大魚大肉,畢竟,資源是有限的,要勤儉節約,這叫細水長流。
但是,唯有一樣,是人們最貪圖的,那便是和平。
每天都像過年一樣熱鬧,開心,那是不可能的,萬載千秋,沒有出現過這種沒有煩惱的日子,和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透支生命交換而來的,經過天下大亂,才能得到短暫的和平,這似乎已經是千年萬年永不落伍的經典戲碼了。
每當一個世代,出現一個缺口時,所有的誤會,矛盾,甚至衝突,都在這個瞬間爆發,接連不斷的新仇舊恨,就被一股腦的,拿到檯面上討論,一旦討論出現了一點點差錯,都會引起雙方,甚至多方的戰爭。
如此,老百姓便是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等到耐心被消耗殆盡時,那些如同陳勝吳廣一樣的人,就會站出來,宣判這個世代,到底是對是錯,時好時壞。
成功了,便是起義。
失敗了,便是造反。
說來有些奇怪,似乎每次河洛天子大會,都必然引動出一場恐怖的爭鬥,往往就是參與這場爭鬥的人,開啟了新一輪的亂世。
那一刻。
徐行,司馬,站在點將臺北校場。
劉關張,諸葛,站在點將臺南校場。
只是,徐行腰間掛著的是元戎劍,他有些失落的低著頭,看著大地。
而諸葛的腰間,則是掛著宰相劍,和劉關張一樣,滿懷希望的抬起頭,看著夜空。
或許,只有在日月輪轉時,才能顯出如此具有反差美的景象。
每一個小角色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大英雄。
在夢想中,金戈鐵甲,縱馬馳騁,南北無阻,東西無礙的大豪傑,到任何地方,都有一席之地,都是名流魁首。
所有人都敬重三分。
或許,這便是內心深處的夢想,每個人,都曾經會有的夢想。
然而,理想主義者,難免會崩潰的,誠如劉貝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巴蜀一帶的未來發展,尤其是在他義無反顧的投奔徐行後,更是涉及到了中原地帶的權力格局。
“東皇,襄縣密探發來密信,請東皇查閱。”
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