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貝算不上是個好姑娘。
或許是因為家族寄予了厚望,更是催生了其叛逆的心理。
同圖圖一樣,劉貝也是一個,喜歡聲色犬馬的人。
只是,劉貝的聲色犬馬,只限於犬馬。
因為,劉貝本質上,是一個喜歡熱鬧,卻不喜歡吵鬧,喜歡美女,卻不喜歡美男,獵犬,寶駒,更是愛不釋手。
曾有傳言,劉貝在十二歲時,便已經一擲千金,順了一匹高頭大馬。
其實,用順這個字,來表述劉貝和他坐騎的關係,並不合理。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在演義中,圖圖的坐騎為的盧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騎則妨主。
無巧不成書。
劉貝這一匹千金馬,也名為的盧馬,淚槽,白點,一應俱全。
只是,這一匹的盧馬,並不妨主。
相反,劉貝在得到了的盧馬後,命運女神,更是多番眷顧他,最是令人拍手稱快的,就是魚水君臣的相遇。
依然是那一招,三顧茅廬。
劉貝順利請出臥龍出山。
如此,桃園三傑和臥龍先生的組合,就順利合體了。
只是,幸運的人,似乎只是劉貝,對於巴蜀而言,命運女神帶來的,並非幸運,而是厄運。
連年戰亂,雖然並沒有讓巴蜀,從外到內的破敗,卻是換了一種不同的方式破敗。
內卷式,惡性迴圈。
自從發現,推翻自己的主子,就可以自己做主子後,巴蜀內部的問題,逐漸開始失控,大概是劉備十六歲的時候,那時,巴蜀內部,正在鬧饑荒,所謂的饑荒,其實是一場騙局。
本質上,是一群貴族,在糧倉上,做了手腳。
眾所周知,最合理的儲存糧食的方法,叫做推陳出新。
解釋起來非常簡單,可以把一個完整的糧倉,理解為一個三點一線的流水線。
分為,一二三,三個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入口,也就是說,從這裡,放入最新的糧食,這叫做收集。
第二個節點,是重要的儲存庫,是從入口處,整合積累的地方。
第三個節點,是出口,因為方向決定了先後順序,所以從儲存庫裡面拿糧食物資出來,這叫做呼叫。
那麼問題來了,要在糧倉上做手腳,玩把戲,應該從什麼節點開始處理呢?
入口,是收集者在加,出口,是呼叫者在減,那麼只有儲存庫,是一個可以玩弄權謀的地方。
有一句話叫做,歷史,就是無情對無腦的勝利史。
如此,那些空有蠻力,沒有思想的家丁,女僕,便是一群沒有人權的奴隸,一臺又一臺,人形自走,低消耗生產機器。
稍稍動一動腦子,就讓不動腦子的人開始乾著急,緊接著,什麼親情,友情,愛情,都變成了狗屁。
老子要先吃飽飯,才好顧全大局!
庶民之怒,也就是所謂的公憤,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碾壓了那些中小型土豪劣紳。
但是,巴蜀的精英階層,可不是隻有中小型土豪劣紳,還有一群,非常特殊的群體。
他們被稱之為,大型的,世家貴族。
“知識,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