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問題就顯而易見了。
既然徐行擁有最大的底牌,那麼他本身,就是引導戰局的最大底牌。
那麼,在有隊友的情況下,如何安排先後順序和配合,就成為了最需要處理的問題。
“一千五到一千八,如果對方,就只有這些人數的話,那麼我們的野牛部隊,應該可以與之一戰。”
徐行和沈豹並不是在商量,只是把優劣條件都說清楚,講明白。
誠然,一千三百七十七人的野牛部隊,其中有七個精英級別的秘術使者,其餘的實力可能稍稍遜色不少,但是比起普通人,肯定是強壯而殘暴。
“楚王,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既然對方的人數,超過我們,那麼,就不應該輕舉妄動,應該多加觀察,才是取勝之道。”
提出建議的人,並非沈豹,而是那個滿嘴髒話,舉止粗俗的土匪頭子。
經過剛剛一路上的交流,得知了,他叫做牛文,字儒興,是野牛幫的老大。
另外六個土匪頭子。
老二叫牛武,字儒勤。
老三叫牛匠,字儒斂。
老四叫羊伯,老五叫羊仲。
老六叫馬伯,老七叫馬仲。
雖然說,他們的姓氏不像是文人墨客,然而,這七個人,可是貨真價實的儒生,屬於是文武雙全的人才,雖然脾氣是臭了一點,做事是極端了一點,但是在冷靜狀態下,七個人的頭腦,還是非常靈活的,至少,他們對於這一帶的地形,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儒興請講。”
徐行對於文化人並沒有偏見,相反,他對於文化人非常的尊重,至少,對於一個看起來很粗獷,野蠻的文化人,就算不符合人物設定,也應該以事實穩準。
“楚王,這地方,過去叫做三禽澗。”
“四面雖有山水環繞,但是卻留有一條山路,早年間,曾經有一夥人,在此地,安營紮寨,做了山匪。”
“之所以能夠僵持自守,便是因為東,南,西,三個山頭各有天險所依,加上水源,是山泉水,也就是,從上而下的水,所以只要守住西邊的山頭,便可以憑藉一山之水,供給三山之匪。”
“如此,依仗山水之勢,三禽匪賊,在此傳承了祖孫三代人,直到一場大混戰,他們的世代,才結束。”
“可惜,臣等霸佔附近時,距離三禽的世代,相隔甚遠,所以,沒有具體的方案,可以盤踞。”
很多時候,聰明,就差了一點點,卻是不能稱之為聰明瞭。
不得不承認,文武雙全,有的時候,也要考究質量。
可惜,野牛幫的人,質量也並沒有那麼大,然而,問山問水,還是應該問當地人,野牛幫盤踞在附近,已經有段時間了,再不濟,也要比徐行等人,熟悉地形。
徐行雖然並不熟悉地形,但是,他懂得兵法,按照土匪頭子的說法,可以派遣兩支小分隊,爬上山坡埋伏,再發動一波佯攻,若是對手強攻,一直追趕,便可以居高臨下,發動反擊,到時候,打個措手不及,必然有所成效。
“此計甚好,儒興,野牛幫的兄弟,就由你來安排陣型。”
“我同沈豹,可以成前後呼應之勢,我在前,他在後,你再支出幾個小隊,奔襲園林,切勿戀戰。”
其實,徐行的這番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施行起來,卻是難上加難,野牛幫的人,並非個個都是文化人,事實上,除了七個土匪頭子是知識分子以外,其餘兄弟,幾乎都是山野村夫,屬於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典範。
若是真正的行動起來,且不說是否戀戰,只怕是連常規的陣型指令都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