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之所以可以篡位成功,也僅僅只是因為九品中正制,組成了世家貴族,協同制衡的局勢,讓司馬一族,成為了當時廟堂的常青樹。
換而言之,臥龍一生,遭遇的最大的問題。
就是在於能力不如斯鳩。
更是在於厚黑不如司馬。
若是諸葛能力強於斯鳩,那麼西蜀便可以在斯鳩死後,徐圖發展,蠶食北魏,併吞東吳,以此來光復大漢。
然而,事實情況是什麼樣呢?
斯鳩的用人之道,文武全才,創造了一個強大的勢力,其子嗣,也並非那種無能之輩,若非司馬太過於瞭解厚黑之道,隨機應變之術,加上主少國疑,斷然不會有西晉八王之亂。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我們只能夠用客觀事實,去分析歷史人物的情況。
許多人推崇臥龍,但是,他們並沒有推崇到關鍵點。
歷來文人墨客,寫的是臥龍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故而才有英雄落淚,悼念蜀相。
而那些統治者,則是在心裡面,打了一手好算盤。
統治者,日夜擔心的事,便是被自己的手下推翻。
尤其是主少國疑,事實上,一方水土,需要的是文臣武將,以及君主的理性權衡。
但是,追本溯源,還是對於權力的渴望,以及執著。
統治者和臣下的關係,古往今來,當屬圖圖和孔明。
圖圖這個人,看起來是個哭包,實際上,他一輩子,都是一個純正的,熱血青年。
否則,圖圖也不可能被掛上一個昭烈的諡號。
在演義之中,鞭打督郵的是三爺。
但實際情況,卻是圖圖親手鞭打。
此外,許多人認為,圖圖的軍事能力一般,甚至是差勁,但是圖圖卻在博望坡打退夏侯。
若非兵力不足,資源有限,圖圖早就如龍入海,自由無阻了。
可惜,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如果,尤其是歷史,更是不可能有如果。
許多人認為,圖圖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懷有疑心,所以來了一出欲擒故縱,更有甚者,認為這是從當年三讓徐州的經典戲碼,復刻而來。
然而,這些都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圖圖和孔明的如魚得水,君臣典範,真的是別人羨慕不來的美好。
可惜,這份美好,和理想主義者的理想一樣,終究是不切實際的,也終究是會被現實主義者的正義鐵拳,直接制裁的。
並非其他雜七雜八的原因。
僅僅只是因為,在漢末,圖圖和孔明,遭遇了斯鳩。
漢末英雄如此多,無奈,都遭遇了漢末第一人。
這便是所謂的,大王壓小王,非小王小,乃是大王大。
可惜,斯鳩依然沒有深得厚黑之精妙。
斯鳩曾言。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然而,他卻在荀令君死後,一直壓制著自己的慾望。
那一刻,不管他有沒有稱帝的衝動,他都沒有稱帝。
人言漢末兩君臣,有人說是圖圖和孔明。
然而在我看來。
或許是我最意難平的,斯鳩和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