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仔細斟酌了一下,還是放棄了主動去找黃繼彥的想法。
這裡畢竟不是巴蜀,凡事也不可能稱心如意,有點小挫折,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然而,事實情況,真的如同諸葛所推測的那般糾結嗎?
在諸葛看來,黃繼彥的做法,未必就不是欲擒故縱,既然是岳父和女婿的見面,那麼必然是要隆重一些,至少對於諸葛這種,已經有過非常豐富人生的精英而言,確實如此。
人們總是抱怨自己所遇到的事,都是混雜著一些形式主義,在他們看來,形式主義是一種包裝紙,要知道,沒有人會因為包裝紙好看,而去選擇忽視產品的劣質。
正如同一顆糖果,好看精緻的外包裝,固然是吸引人的一大特點。
頗具心意的包裝盒設計,可愛亦或是俏皮,符合少女心和小孩子各種對美好事物追求的心理。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許多人看來,他只在乎糖果是否好吃,至於外包裝,那確實可有可無。
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若是沒有外包裝去吸引顧客購買,顧客如何知道這種糖果是否好吃?
反之,在現實生活中的處事,也是如此。
一個公共區域的判定標準,多有不同,乃至五花八門,但是在許多人看來,他們只會去看,是否乾淨。
如果一個公共區域,連衛生方面都做不好,那麼所謂的更高層面的判定,也就變得非常無趣了。
放在人身上,也是如此。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說是這樣說,大家心裡面都是有一個判定標準的,幾乎所有人在對比人與人之間級別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把外表的形象,作為加分,亦或是減分的核心。
相貌未必萬能,但是英俊的相貌,得體的穿衣搭配,真的會讓人有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於是,諸葛還是忍住了,他站起身,剛剛準備主動去找黃繼彥,卻還是非常冷靜的,坐了下來,因為他知道,做君子,也有涵養性。
一說到涵養性,就要從一段,非常無聊的故事,開始說起了。
那一句老套的開場白怎麼說來著?
天下事,分久合,合久分,夏滅商興,商滅周興,周分西東,西周三百年,東周五百年,東周分兩段,春秋五霸逐鹿,戰國七雄並列,終統於秦,祖龍崩,引得天下禍亂,先來了陳吳二人,大澤鄉起義,再有諸侯觀戰,膝行而前,楚漢之爭,歸之於漢。
漢分西東,西漢兩百年,東漢二百年,東漢末年,董卓入京,每天除了殺人以外,就是造人,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殺多造少。
終於,天下響應,討董聯盟成立,這才引出漢末英雄,逐鹿並列。
但是,這對於後世之人而言,不過是梨園戲碼,飯後談資罷了。
只是,對於那個,手拿著羽扇,神態自若的翩翩少年,卻是一段,自我救贖的旅途。
少年,出生於一個官僚世家,雖然不是什麼權傾朝野的大官,卻也為一方水土,做出過卓越貢獻。
因此,少年原本的人生,應該是。
家中有郎,初長成。
承繼祖業,保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