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值得信任,不代表可以託付真心,值得信任,更不代表可以完全相信。
只要是人,就必然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
圖圖這個人,總體來說還是仁義賢德的好人,當然,這個好人,是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他對於老百姓非常好,非常夠意思,可是,這個行為,以及這個行為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便足以讓其他諸侯痛恨。
無關乎嫉妒,因為諸侯的內心深處,不可能存在所謂的仁義道德,但凡有那麼一點點,都不至於在亂世之中吸人骨髓。
每次考慮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徐行總是會把劉備的形象,套用在劉貝的身上。
感性告訴他,溫故而知新。
理性告訴他,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是兩個不同的人,沒有必要為了刻板的歷史形象,去影響當下的人際關係。
圖圖如何,圖圖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因為漢末時期,是英雄輩出的世代,是人們嚮往的群雄爭霸,各有千秋的世代。
然而,正是人們想要去體驗的狂熱生活,卻是漢末人的惡夢,是他們無法擺脫的詛咒。
在這個上下顛倒,君非君,臣非臣的世代,圖圖是個什麼樣的人?
幼年喪父,同母親相依為命,織蓆販履,活脫脫一個人下人。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如果圖圖真的是人下人,何以成為盧植的學生,正是因為成為了盧植的學生,他才認識了創業初期的貴人,公孫瓚。
可惜,白馬義從終究還是遭遇了剋星,不過,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圖圖帶走了趙雲。
或者用偷偷摸摸,悄悄咪咪的捎走了趙雲,更加貼切。
一晃眼,圖圖就從幼年,少年,轉變為一個有志青年,二十八九歲的年紀,身邊有關張兩位虎將,皆為萬人敵,世之豪傑也。
剛剛出場的時候,就擁有了兩個頂級武將,等同於卡牌類遊戲,開局就有兩個五星角色,其中,關羽更是為數不多可以覺醒的極品角色,這樣的運氣,或者說,這樣的氣運,足以證明,圖圖還是一個被命運眷顧的男人。
至於之後的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似乎也並沒有讓他打消復興漢室的願望。
那麼問題來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導火索,或者說,行為動機,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如果說,沒有了大漢,也就等同於是沒有了匡扶的物件,復興的目標,畢竟這個世界,是個純粹的諸侯王分化九州的大格局,想要在這個大格局裡面,尋找到自己的道路,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與其這樣說,倒不如說,是難於登天。
信仰是什麼?
信仰是希望。
希望是什麼?
希望是能量,是一種依託,是一種支柱。
希望讓人強大,讓人奮進,當黑暗來襲的時候,希望就是那一盞明燈,縱然無法保證長明,卻也能夠帶來一時的激勵,讓人憧憬,讓人不假思索,全力以赴。
人們被絕望所包圍的時候,甚至會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是甜的,哪怕是穿腸毒藥,只要有這絢麗多彩的糖衣包裹著,人們也會爭先恐後的吞下。
諷刺的是,直到有人吐血,毒發身亡,依然有人前赴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