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杜康真的就好像是被啟用了一般,看著這個世界上,還有和自己類似的事一直存在著,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他們也都在認真努力的活著。
希望,是最好的原動力之一,不管是和哪一種情緒相比,希望所能夠帶給杜康的 ,就只是讓他正視問題,客觀的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像一個失魂落魄的體現木偶一般,虛度光陰。
“唉...”
開始著手一些民生工作的杜康,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他看著桌案上,已經批改好的檔案,倒也沒有覺得輕鬆,亦或是舒爽,相反,他覺得提前做完了工作,無非就是自己的處理方式,不夠妥當,亦或是自己的工作,真的就好像是趕工趕出來的殘次品一樣。
仔細想來,杜康今年,也不小了,奔四的年紀,一事無成,卻還要窩在這個,形同空城的地方,飽受其他勢力的危險,畢竟,襄縣是四戰之地,就算不懂軍事的杜康,也明白這個道理。
只是,他所在乎的,似乎並非所謂的前路漫漫,他更多想要在腦中回憶的,是少年時期,那種懵懂無知,卻又充滿好奇的感覺。
誰沒有個十七,誰沒有個十八。
雖然仁天的父母,很早就已經不在了,整個人生,陪伴自己最久的,目前來看,就是仁天了。
倒也不是懷念仁天這種手段陰險毒辣的人,只是覺得,如果每個人都好像仁天那樣,老實一點,自己沒有能力統一天下,就不要把戰爭的罪行,牽扯到自己身上。
換而言之,就是不要做戰爭的發起者。
說是這樣說,但是真正行動起來的時候,往往就是逼不得已了。
不管是出於慾望的主動一方。
還是說出於自衛的被動一方。
只要進入到了戰爭階段,兩軍之間還沒有正式開展,就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戰爭,莫名其妙的展開了,心理層面的突破,戰術戰略的博弈,只要拿下一步,就可以率先比別人多出一步,甚至兩步的思路。
為人處事之道,原本就是這樣的。
如果說仁天的偽君子,讓杜康感覺到直冒冷汗的話,那麼他的弟弟,仁山的真小人,就讓包括杜康在內的很多人,都有種拿捏不住對方的感覺,那是一種,源自於不自信的負面情緒,有意無意之中,想要去可以逃避,只是很可惜,在現實生活中逃避,並非是那麼簡單。
仁山的攻勢,雖然並沒有窮追猛打,但是對於杜康來說,當他扣押玫瑰,並且強行留下的時候,仁山一方,就註定和杜康,完全撕破臉皮了。
誠可惜,真實的情況,會是什麼樣的,沒有人可以推測出來,未來的事,還未來,天知道,地址到,唯獨當事人不知道,就好像是那一句俗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正如同杜康,在少年時期,就稀裡糊塗的成為了吳城的四大管理者之一,並且,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種榮耀,是一種責任,至少,吳城在仁天手上,不會出現所為的資金斷層,所為的民不聊生,頂多就是每年上繳一些方便費,讓仁天可以用這些物資,去換來短暫的和平。
仁天的對錯,無法直接在這個世代,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評價,畢竟,對於每個人的角度不同,所認為的對錯,或者說判定對錯的標準,也是不同的,甚至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也是未必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