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二人的愛情故事,確實是於此刻結束。
知情者或許會認為,二人的愛情,在雙方家長,唇槍舌戰,厲聲呵斥對方的時候,才徹底死心,徹底結束。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所謂的愛情,原本就是一場虛幻的真人秀。
明知道對方,是敵對家族的子女,還要把真心,託付給彼此,還要把最真切,最懵懂的愛,給予對方,以此來承諾所謂的天長地久。
愚蠢,荒謬。
在那一刻,仁天深知,這個世界上,權力和情感,似乎並不能相容,既然如此,那麼只能為了生存,而去選擇權力,至於情感,坦然一笑,可有可無罷了。
郎有情,妾有意。
情誼和,琴瑟鳴。
後世之人,也許不會知道,這段被鮮血掩埋的愛情,但是,至少在多年以後的大夏本紀上。
玫瑰的名諱,會被記錄其中。
“帝康之妻,夏之主母也。”
“混戰時期,吳王仁天之女。”
“仁氏,諱思清。”
諷刺的是,還有一位看起來無關緊要的男人,也被記錄在大夏本紀的附註之中。
“夏主母之胞弟。”
“混戰時期,吳王仁天之子。”
“仁氏,諱念乾。”
更加諷刺的是,在仁念乾的生平事蹟之中,居然還備註了,與大楚軍交戰,壯烈犧牲。
好個壯烈犧牲,如果獨眼刀疤這種造反失敗,還是被誆騙的像個蠢貨一般的失敗,恐怕所謂的壯烈,所謂的犧牲,真的是羞與為伍了。
歷史,就是這樣,沒有人可以親眼看到當時所發生的事。
很多人覺得,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勝利者在書寫一段故事的時候,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但是,史官也並非心無點墨之人,縱然是勝利者再如何威逼利誘,史官們,往往也可以抬起胸膛,然後用自己雖然不渾厚,但是卻非常有力的聲音吶喊道。
“歷史的真相,絕對不會被掩埋!”
然後,史官第二天,就因為左腳先踏進了宮殿,被認為是藐視君上,直接斬首。
於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不怕死的史官,接二連三的出現,他們所記載的版本,也基本是越來越離譜。
緊接著,一個聰明而又正義的史官,出現了,他覺得,歷史這個東西,寫出來也是在離譜的邊緣反覆摩擦。
反正後世之人,對於幾百年前,甚至是幾千年前發生的事,似乎只能夠做到旁觀加上評論,並不能直接改變歷史的真正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