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四曾對鍾曉欣說,浮雲真人所言太祖三劫,不過是騙世的把戲。
然而聽齊小道爺的意思,元治帝對此卻是深信的,也不知道這哥兩個對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是怎麼溝通的。
反正元治帝當了真,更何況遲四小元治帝將近30歲,也就是說按預言,遲四的存在至少可以保護到元治帝嫡孫那會……
元治帝對遲四當然是極盡寵愛。
然而太子婚後卻無子,並且身體直來越虛弱,到了皇后這位親孃都不敢亂給他房裡塞小妾的地步,也就是說,其實在皇后全方位關心著太子身體的時候,元治帝已經開始考慮後代子嗣的問題了。
而這一關心就發現……浮雲真人的子孫劫,好像還真就有第二種解說。
當太祖嫡支蒙難時……端王會“扶嫡支正統為繼”。
一般人的想法就是小皇帝出了什麼事情,比如如果庶支做亂,需要端王這位叔叔“清君側”啊,“勤王”啊什麼的,到時可以確保太祖的嫡支正統的繼續掌權。
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太祖的嫡支,也就是元治帝的嫡系子孫,得有才行啊。
可是在太子遲遲無子的情況下,元治帝也就一直沒有嫡孫,萬一太子真的不生孩子,元治帝的庶子繼皇位,那還叫嫡支嗎?
元治帝現在還沒有嫡孫呢。
可是太祖有啊。端王也同樣是嫡支,並且在太子還沒有生嫡子的情況下,以遲四的身體健康度,一旦娶妻,只怕很快就要生嫡子。
那這子孫劫的意思就變了。
【若有一天太祖的皇位傳到了庶支手中,那麼端王的存在,就是延續嫡血,可以撥亂反正,將這皇位取回來,重新讓太祖嫡支掌權】
這意思幾乎可以說與謀反無異了。
然而元治帝還不能說什麼。
因為若是普通的皇室,不論是嫡支庶支,只要坐上那位置的是自己的血脈,就是了。自己的兒子,哪怕是庶子來做皇位,也總好過弟弟做吧。
可是大晉又不一樣,外人不知曉,元治帝卻心知肚明,這世上還有著貴血這種存在。
當年太祖起兵時,處處不順,一直被人壓著打,後來常皇后一路找了過去,幫著太祖管理後宅並後勤事務,太祖的勢力竟然就慢慢的擴大了,而且元治帝之所以能夠在太祖的面前立住腳,除了是長子,也與他的軍功有關,元治帝幾乎沒有過敗仗。
當然也可能因為元治帝是太祖嫡長,身邊跟隨的軍部一向是精銳,可是同樣是貴血的長公主的出生後,太祖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拿下了舊楚的都城。
大晉能夠立國,根本不是太祖多麼出眾,而是常皇后、元治帝、長公主這三個貴血之人的福廕,上天護祐著的不是太祖、而是常皇后母子……
元治帝若只需要考慮皇位,其實殺了遲四都可以,可是他不能不考慮江山,若有一天,真的太子無子,庶支登位,這大晉沒有貴血護佑,會不會也走向滅亡?
所以越是太子無子,元治帝越是擔心,越是擔心就越是糾結。
為江山社稷,他該是好好保護遲四。
為子孫後代,他不想讓皇位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