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諂媚?
張樓看著楚清河回信上這簡潔明瞭的四個字一頓抓耳撓腮。
大人不是讓他來監督工程進度的嗎,怎麼考起他來了?
張樓念過的書不多,生怕自己答錯了,便瞄準時機偷偷找到陶巧巧,說:“大人讓小的多看書,提升自己的學識,昨日小的看到一個詞不甚瞭解,想請問郡主,諂媚一詞何解?”
張樓的態度恭敬,眼含期盼,陶巧巧不好拒絕,便說:“我也沒有正經上過學堂,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所謂諂媚,應該就是一個人存心討好另一個人,對對方說的話都表示贊同,對對方的所有決定也都表示支援。”
張樓默默回想了下,覺得趙雲飛完全符合這個標準,便按照陶巧巧的解釋給楚清河回信,末了還加了一句,依屬下愚見,趙校尉對郡主幾乎言聽計從。
趙雲飛手下的人都很賣力,採石場和木料場很快進入正軌。
城中百姓早就被山上的炮聲吸引,私下都在議論打聽,聽說是要從北衡山上修水渠到校尉營以後,俱是震驚。
這可不是一天兩天能辦成的事啊,但這事要是辦成了,益處也是很多的。
不過很快,有人又探聽到這些石頭開採出來,還要在遠峰郡和祁州之間修幾座瞭望塔,聽說祁州州府自府衙庫裡撥了近萬兩白銀出來。
單單是修幾座塔,能花的了萬兩白銀?
眾人不信,但眼看著幹活的人越來越熱火朝天,又忍不住有些動搖。
這要是真的有萬兩白銀,每天干活的人能拿到多少錢?
眾人心裡不住的打著算盤,卻又聽到有人說凡是參與了修築瞭望塔的人,都有可能在官府冊子上記一筆功,日後若碰上什麼大赦天下的好事,這功勞的用處可就大了。
遠峰郡貧寒,錢拿在手上也找不到地方花,但功勞就不一樣了,這裡好多人都是罪臣之後,雖然在遠峰郡行動不受限制,後代卻不能入仕,永遠都沒有出人頭地的希望,要是有了這樣的功勞,他們也許就能擺脫祖上犯下的罪過呢?
眾人頓時蠢蠢欲動。
趙雲飛自然也聽到這些不靠譜的傳言,但他調查了一番也沒找到是誰傳出來這樣的訊息,只能找陶巧巧商量。
“這些人真是異想天開,修幾座塔就想抵消過去的罪過,也不想想他們祖上得犯下多大的過錯才會被流放到這裡,朝廷怎麼可能再任用他們的後代?”
趙雲飛的語氣頗為不屑,雖然在校尉營歷練了兩年,遇上這種事還是不自覺地有著肅親王世子的優越感。
在他看來,昭陵多的是有才能的人,這些人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洗刷過去的罪責。
陶巧巧剛看完方景的回信,反問:“朝廷為什麼不可能再任用這些人?”
趙雲飛毫不猶豫地回答:“這很簡單啊,他們的先輩被流放至此,吃了很多苦,他們肯定對朝廷和皇室懷恨在心,若讓他們入仕,難保他們不會故意報復,這不是會霍亂朝堂嗎?”
趙雲飛完全是站在皇室的角度考慮問題。
陶巧巧看著他說:“這只是世子的主觀猜測,並不是他們的想法,而且遠峰郡從昭陵建國就是流放之地,先皇都更迭了好多代,這些人又如何還記得當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