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是立體的。但現在,四位修士都沒有立體地形概念。不過,經過拼接後,大家都有了類似華容道一樣的平面移動地形的概念——隨著雲朵再度移動地圖板塊,眾人的驚叫聲響個不停,因為大家總能在自己手上,找到一份極為接近的地圖。
丁靈輕聲插嘴:“難怪啊……不,也不對,我們大家手中的地圖都不完善,每份地圖中。最多記憶了一百八十多個標誌性地形。而小師祖這裡整理出來的地形,足足有三百六十一個特色地形。”
雲朵抬起頭來,發覺常磊不在營中,而周融正在打坐,唯有文思、丁靈守在他身邊。
雲朵輕輕搖搖頭:“以往門派裡,有多少人曾進入旋天秘境?”
丁靈脫口而出:“每屆三十個,立式兩萬年,每屆間隔五十年。偶爾有一次特例,聽說一萬三千年,門派遇到一次大危機。一次性派遣一百零六位練氣修士進入秘境。那次傳回來的地圖最完善,聽說那一百個人幾乎將秘境翻了一個遍,他們總共記憶了三百零二個標誌地形模組,不過那份地形圖……”
稍停。丁靈吸了口氣,悄聲說:“那份地形圖收藏在珍寶閣地五層(總共五層),唯有掌門親自頒發令牌才能翻閱。我聽人說起過這份地圖,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門派裡沒多少人還記得有這種地圖。
臨入秘境前。跟我談起這份地圖的是位金丹修士,他也是隨口一說,態度不甚在意,我曾經想去看看,後來被人阻止,聽說師祖手上有掌門令牌,但我一不留神,忙忙碌碌忘了跟師祖說起,最終也沒能看到這份地圖。”
當然,那份地圖必定也是比例失真的——金翔真君記憶裡有這份地圖,但他也沒多在意,就是因為這份地圖比較失真。想想也可以理解:一百多人進秘境,林子大了啥鳥都有。有的人態度認真一點,對於探查過的大陸,尺寸距離記載較詳細;有的人性格隨意,自己走過的路記得不太清楚,全憑事後回憶。
更有一些人隕落在秘境中……
事後,門派集合倖存人員回憶秘境中的地圖,但不是所有的修士都在秘境裡四處勘察,有的人進入秘境後只知道自保,安心躲在自己所處的地形模組中,等一年後秘境重新開放,師長問起來全憑胡編亂造。而那些敢闖、敢於四處探查四處打探的修士,他們對自身的經歷並不件件記憶猶新……
最終,所有進入秘境的修士將自己“記憶中”的地形複述出來,整體地形版圖的拼接卻又是個大問題。因為他們記憶中,相鄰地形常有錯亂,以至於百餘位修士事後拼接的秘境地圖,至少有八十多個版本。也因此,這份最詳細的秘境地圖,卻並不受門派重視。
如果這裡的地形板塊隨時可以移動,魔方塊能在悄無人知的情況下悄然變換,那麼這一切都可以解釋了。
當然,這樣以來,秘境地圖也就全無參考價值——即使你八十幾個地圖模組蒐集完畢,拿著這份地圖進入秘境,對自己卻沒有絲毫指導意義,因為,等你下次進入秘境,魔方塊又移動了。八十幾個版本的地圖,沒有一個可以借鑑。
可是,這份地圖別人不能借鑑,對於雲朵來說卻不一樣。
雖然每一次進入秘境的人,都無法將整個秘境探查完畢,這就是說:每次秘境開放後,出來的人事後回憶出的地圖,都不是秘境的全部,但三百六十一塊地圖板塊,這個數字還是讓雲朵想起了什麼。
三百六十一,縱十九道、豎十九道——這不是雲朵記憶中的圍棋嗎?
三百六十一個格子,每一個格都是圍棋的一個節點,而所謂旋天秘境,不過是前輩仙人們以天地作棋盤,下的一盤大棋而已。
他堅信,數萬年積累下來。目前能找到的三百六十一塊地圖魔方,應該是旋天秘境的全部——不可能再有陌生的了。
雲朵對桌上的玉版使了一個法訣,三百六十一塊地圖魔方的邊緣都用亮線勾勒起來。這魔方塊開始在玉版上移動著,一會兒拼出一幅地圖……文思輕聲叫了起來——不用說。這幅地圖是他弄到的一幅秘境地圖。當然了,文思手中的地圖,遠沒有桌上的地圖完善,他手中的地圖只有一百九十三個標誌性地形。
一百九十三個標誌性地形被確定了位置,剩下的幾塊地形的位置卻可能產生出千百種變化……因為資料不全。所以即使雲朵手中有千百年積累下的地圖,也無法推敲出地形演變的數學規律,因為,每一份地圖都是不完善的,都是資料不全的。
不過,通向築基秘境的門戶,雲朵卻知道其地形外貌——因為每一個開啟第二層秘境的人,自然都對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因此不嗇於回憶他們的成功。
通向二層秘境的開關,位於一個祭壇中央。
據說祭壇周圍分佈著一百零八尊傀儡。這些靈偶有卒級(煉氣期)的,有校級的。有將級的,有帥級的,有王級的。這一百零八尊靈偶會組成一個陣形,以保護中央的祭壇,只有懂得陣法,能不驚動校級以上靈偶,衝過靈偶擺出的防禦大陣,悄然進入中央祭壇,登上祭壇的通天塔。點燃祭壇火炬,而後,第二層秘境門戶開放,優勝者還會得到一個隨機獎勵。
獎勵過後。獲獎者將被傳送到第二重秘境,與此同時,秘境也就對外開放,等候在外的築基期修士,同樣得以進入第二重築基秘境。
最先創立這個秘境的人,也許是有意考驗進入這個秘境的後輩們——雲朵估計。秘境這些魔方板塊,在整整一年中並不是毫無改變的,因為事後走出秘境的人,回憶往昔,總能將秘境的地圖折騰出兩三個版本。兩個抵達同一個標誌性地形的修士,事後各自發誓賭咒,堅信毗鄰的地形不是對方記憶中的模樣。而往往三個以上的修士,記憶中的地形總是存在三個以上的版本。
這意味著,魔方塊每年會發生變動。每次變動都在人們不經意當中。
當然,雲朵推敲出來的這些東西,是無法跟常磊他們解釋的,沒有見過魔方的人,是根本無法想象,地圖會像魔方塊一樣隨時改變,而他們也難以想象,整個秘境就是一個六面魔方體,或是一個大型圍棋盤。人在上面走,其實始終站在魔方的一個邊上,在現實中看,有可能陸地在人的腳下,人是倒掛在陸地上的,可是身處其境的人,卻沒有這個感覺——他們沒有星球是球體的概念。
既然魔方塊是可以移動的,而且每年都在移動數次,那麼這件事就很好解決——只要找到了魔方塊移動的原因,雲朵就可以坐著不動,推動每一塊魔方地圖來到身邊,直至那塊祭壇魔方塊被推到自己身邊,而後雲朵坐等第二關的關口開放。
說起來也很奇怪,每次秘境開放,進入秘境的人被隨機傳送到秘境各處,偏偏沒有一個人首次就被送往到祭壇魔方塊——數萬年來,沒有一位類似的幸運者。於是,每屆秘境開放,大家不得不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尋找到祭壇魔方……
想到這裡,雲朵深深懷疑:那塊祭壇魔方具有排斥傳送力的裝置,必須用腳丈量大地,才能走到它身邊。
如果是這樣,那麼,祭壇魔方塊就更好尋找了——只要在魔方塊之間設定幾個短途傳送陣,來回傳送幾次,雲朵就可以找到斥力傳來的方向。
搞清了秘境地形變動的原因,並找到了解決辦法。雲朵很開心……但他打死也不說。
揮揮手,留下丁靈與文思兩眼賊亮的盯著地圖,雲朵哼著小曲,來到營地後的空地上,施展土系法術……翻地耕作。
經過幾次法術催熟,雖然菜種是剛才種下的,可因為……仙家法術啊。眨眼間,菜園裡的蔬菜已經長得非常茁壯可以食用。
雲朵哼著不知所謂的曲子,走進菜隴裡,慢悠悠的將成熟蔬菜採摘下來。多餘的放入儲物裝置裡保鮮,留下夠一頓飯吃的蔬菜,他喜滋滋的回到自家打坐靜室——這時候,常磊已經滿載而歸。周融已結束打坐。在丁靈的主持之下,眾位修士們玩弄著拼魔方遊戲,並不斷與手中地圖比較。
不過,四位修士絞盡腦汁,哪怕他們是神仙般的智慧。此刻也感到頭暈腦脹,摸不清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