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天子厚望
戶部就在吏部的旁邊,石方真此行目的主要是為了看看官田清理司的情況。官田清理司的小院十分安靜,石方真心中不喜,離散衙還有半個多時辰,官田清理司就沒有了人嗎?江安義如此辦差深失朕望。
一路行來看了幾個衙門都不如人意,石方真心中憋著氣,看到官田清理司冷冷清清,火苗直往上竄,正要轉身離開,見旁邊的官廨中走出一人,抱著厚厚的冊子,腳步匆匆地走向對面的官廨,緊接著聲音響起,似乎在爭論什麼。
石方真有些臉紅,差點錯怪了江安義,官廨不是沒人,而是眾人皆在安靜辦差,不像其他衙門談笑聊天。沿著廊下一間間看過去,果然每間都有人在做事,高高堆起的簿冊、奮筆疾書的胥吏,讓石方真十分滿意,要是朝庭各部都像清田司這樣辦差,朕還有何憂。
江安義的官廨在正中,石方真走到門口時聽到裡面的說話聲,“……來高這個辦法好,推廣開來,事半功倍。而且不光清理官田可用此法,其他事也多可借鑒。好,來高當記首功。”
“什麼辦法讓江卿這麼高興,說給朕聽聽。”石方真滿面笑容地邁入屋中,看到江安義和一名年青男子正站在桌邊說話。江安義聞聲一愣,仔細看清後連忙拉著李來高跪倒,道:“臣江安義叩見萬歲。”李來高有點發懵,聽到江安義說萬歲連忙也跟著磕頭,心中巨震,天子怎麼來了這裡。
石方真俯身扶起江安義,笑道:“免禮,朕一路看來,就屬清田司辦差最為忙碌,足見江卿用心。朕剛才聽你說什麼好辦法可以事半功倍,讓朕也聽聽。”
江安義連忙介紹道:“這個辦法是清田司錄事李來高想出來的,還是讓他給萬歲解釋一番吧。”
石方真看了一眼垂手而立的李來高,笑道:“朕聽說你進京時從李家招了兩個屬僚,李東鴻寫的《請建團練疏》簡明扼要且文采斐然,朕很喜歡,這個李來高莫非也是李家子弟?”
李來高從震驚中很快平複下來,聽到天子問他,朗聲應道:“臣確是李家人,是太僕寺卿卿正的族孫。”
石方真見李來高落落大方,並無常人初面聖時的緊張不安,暗暗點頭,李家子弟確有過人之處。指了指桌上的圖表,石方真笑道:“江卿為你揚名,你且為朕解說一番。”
這張對比表所取的資料是福州河陽縣近二十年來人口、田畝、官田、民田的資料,縱列著每隔五年的統計資料。李來高手指圖表道:“萬歲請看,這第一列是豐樂元年所統計的數字,第二列是豐樂六年的,第三列是豐樂十一年,第四列是豐樂十六年,最後一列是去年建武四年)河陽縣人口、田畝、官田、民田、荒地以及稅賦等相關資料。”
摘取資料對比的方法是李來高所想,卻激發了江安義腦海中妖師的記憶,分組、交叉、同比、環比等幾個概念一說,李來高聽得兩眼放光,這是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
李來高很聰明,一直以來以遊戲態度對待人生,在他看來功名無非用來保障衣食無憂,每天對著文牘勞神哪有遊山玩水快樂。江安義雖然聲名顯赫,文才出眾,但李來高並不以為然,認為江安義不過是有才的官迷。
此次費心做出資料對比表,李來高有幾分自得,大鄭妙筆生花的人不少,但能設計出這套資料對比方法的人屈指可數,恐怕連戶部尚書餘知節也辦不到。不料江安義看過後隨手指點了數語,讓他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江安義的辦法明顯更為周到完善,讓李來高那肅然起敬。第一次收起玩耍之心,李來高兩日不眠不休,選取河陽縣的資料,精心完成了這幅對比圖,來向江安義獻寶,機緣巧合,正好遇到天子前來私訪。
雖然李來高不以功名利祿為意,但有機會在天子面前露臉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感激地看了江安義一眼,打起十分精神給石方真講解起其中的奧妙來。
石方真聽得很仔細,戶部每年將全國的資料歸總後要報送給他禦覽,可是厚厚的奏報中密密麻麻地羅列著各種資料讓人眼花繚亂,戶部尚書費盡口舌講解他仍聽得頭昏腦脹,最後只得關注每年人口增長了多少,稅賦增長了多少了事。這張表清晰地反映了河陽縣二十年來人口增長了一千四百二十三人,田地總數增加了七千六百三十畝,稅賦增加了一千三百二十六兩,後面計算出增長的幅度,一目瞭然,比起密密麻麻羅列的資料直觀清晰。
石方真興奮地問道:“李來高,難怪江卿贊你這個辦法好,這只是河陽縣一個縣的情況,如果將全國一千九百三十九個縣都這樣列出,哪個縣的稅賦、人口增長比例高豈不是一看便知,考績官員變得有據可依,輕松簡單,此法甚妙。”
江安義笑道:“萬歲,還不光是這些。拿河陽縣來說,河陽縣面積二萬九千頃,建武四年統計的資料,上田四千六百頃,中田四千二百頃,下田五千六百頃,荒地四千八百頃,山林、水坳九千八百頃。河陽縣人口七萬六千四百六十七人,其中成年丁口六萬四千二百三十五人,按成人丁口每人分配田地十畝計算,合民田六千四百二十餘頃,剩下的官田數目約在八千頃。”
“萬歲請看,賬簿上所記的官田僅為六千八百頃,還有一千二百頃田地不知去向,臣注意了一下河陽縣的人口,若將未成年丁口都計算十畝田地,數目就對上了。還有,豐樂十一年所記荒田五千七百頃到建武四年變為四千六百頃,這一千一百頃應為新墾田地,而賬簿中所記所增田地僅為七千六百餘畝,還有三千四百畝地去了哪裡。二十年人口增長僅為一千四百餘人,人丁增長的數目過低,是何原因;豐樂元年至豐樂六年間稅賦增長一分半,豐樂六年至十一年間增長二分六,而到十六年已經增至六分,這明顯是推行合稅為一的結果……”
石方真的眉頭隨著江安義的話時而舒展,時而緊蹙,簡單的一張表居然能顯露出這麼多東西,如果全國一千九百三十九個縣都能列出這樣的表格,那天下州縣豈不是洞若觀火。
“這個對比法很好,難怪江卿說李來高當記首功。李來高,朕擢升你為七品主簿以嘉其功,等清田事宜結束後朕另有重用。”石方真道。身為天子,他知道文采斐然的文士從來不缺,但像李來高這樣的實用人才朝庭什麼時候都缺,哪怕是清田毫無效果,能得到這套對比的方法就足矣。
從正八品上的錄事直接到正七品上的主簿,連升了四級,原本這套方法是李來高和江安義共同整理得出,不過江安義曾告訴他盛名有累,把這份功勞推給了他。李來高跪倒謝恩,心中暗想,大爺爺李明行)知道後,自己逍遙的日子恐怕到了頭,大爺爺絕對要重點栽培自己。李家族人數以百計,無數人想著出人頭地,偏偏一個無心功名的人最為出彩,這便是人生。
石方真思忖片刻,道:“此法甚為重要,只能讓少數可靠之人知曉,對比出資料要絕對保密,朕會讓餘卿選派可靠得力之人向李卿學習此法,無關人員不準傳授。透過此法得出的資料由江卿直奏朕知。”
鑼聲響起,散衙的時間到了,官吏們走出官廨,聚在院中等候江安義宣佈散衙歸家。江安義笑道:“萬歲駕臨清田司,臣想借萬歲的玉言勉勵群僚幾句,這段時日清田司的同僚確實辛苦,若能一矚聖容,聆聽聖訓,再苦再累也能精神百倍。”
劉維國微笑不語,江大人真會說話,關鍵是這拍馬屁的話說得還確實有道理。石方真欣然道:“朕今日微服視察各部院,清田司讓朕最為滿意,江卿所請朕準了,只要清田司能將官田之弊清除,朕不悋重賞。”
勞累了一天,院內站立的清田司官吏們只想著能早點回家歇息。從官廨中走出個青衫男子,江大人居然陪侍在身旁,這是哪路的神仙,眾人好奇心頓起。
“天子駕臨清田司,眾人跪迎。”劉維國尖聲喊道。江安義率先走下臺階,跪倒在地,道:“臣,清田使江安義接駕。”眾人如夢初醒,亂糟糟地跪倒在地,喊著“接駕”。
等嘈雜聲稍靜,石方真道:“眾位臣工,朕前來清田司找江卿有事,見諸位勤於王事朕心甚慰。清理官田一事責任重大、牽涉甚廣、阻難重重,用披荊斬棘形容一點不過,諸位能和江卿一道不畏艱難,實乃國之棟梁,功成之日便是封賞之時,朕絕不食言。”
跪在地上的眾人大喜,天子金口玉言說出來的話絕對是真金白銀,苦上一段時日換來官階上升,劃算。原本不少人還心懷不滿,這句功成封賞立時將所有的怨氣都消除了。
石方真看了一下跪滿院子的人,今日在清田司驚喜連連,不封賞點什麼實在難以表達心中的喜悅。石方真道:“諸臣工為國操勞,朕甚為歡喜,特賞每人銀十兩,以嘉鼓勵。”
歡喜雷動,對於小官小吏來說十兩銀子足夠一家數月開銷,特別這銀子是天子親口頒賜,這份榮譽足以人前誇耀。歡呼“萬歲”之聲響徹戶部,惹得從清田司經過的戶部官吏探頭探腦地往裡張望。
“萬歲”兩字絕不可能輕易出口,仍在官廨中的餘知節被驚動,趕緊來到清田司,一眼看到笑吟吟的石方真,忙跪倒接駕。尚書大人都跪下了,其他人當然明白真是天子來了,暗暗羨慕江安義面子大,戶部這麼多年天子也沒來過幾次,江安義的清田司進駐戶部不滿一月,天子居然就來探視,真正是天大的面子。
石方真讓眾人退去,叫了餘知節和江安義回到官廨中敘話。清田司的官吏誰也不肯先回家,這樣的機會錯過了會遭天打雷劈的,一個個重回屋中辦差,常有人手拿賬簿有事沒事地在院中往來,希望能再次碰到天子,萬一天子跟自己說上兩句,豈不是祖墳冒了青煙。還未散衙的戶部官員當然也不肯走了,若能讓天子看到自己散衙還在忙於王事,飛黃騰達豈不指日可待。
其他衙門人聲漸息,只剩下留守的官員,戶部卻燈火明亮,一片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