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林中夜戰
官道兩旁坐滿了疲憊的百姓,驚恐地看著這只打著火把的隊伍。有些人向遠處逃去,有些人逃不動,就坐在地上麻木地等待著未知的命運。
“是鐵柱嗎?”道旁傳來一聲驚呼。
順著聲音看去,是名白發老者,鐵頭陀鐵柱)認出是南門賣早點的王老漢,自己沒少在他那裡吃東西。
江安義跳下馬,跟著鐵頭陀一起走過去。碼頭幫在興淩縣的名聲不錯,不少人聚過來跟鐵頭陀打招呼,向他詢問興淩縣的情況。
得了江安義的示意,鐵頭陀高聲道:“各位父老鄉親,興淩縣已經沒有了賊人,周主簿帶人滅了火,大夥不要再走了,回家吧。”
壓抑的歡呼聲響起,夾雜著哭泣聲,江安義讓鐵頭陀帶人燃起篝火,收攏逃難的百姓。從王老漢等人的嘴中得知鐘山寨的賊人帶著千餘精壯漢子,拋下百姓加快速度走了,江安義判斷出這夥賊人會將攻打林華縣的時間提早,也不知林華縣收沒收到自己送去的訊息。
江安義決定及早追上去,鐵頭陀等人沒有馬匹,又是夜晚行動不便,再說百餘人面對數千賊人就是送死,還不如自己一個人行動自如,沒有牽掛。
交待鐵頭陀等人沿路收攏逃難的百姓,帶著他們回興淩縣,江安義決定獨自上路追趕賊人。夜晚安靜,馬蹄聲容易被查覺,江安義把木炭交給鐵頭陀保管,步行前進,以他的腳力半個時辰就走出二十多裡,已經能看見前面火把的亮光。
假做從林中拉尿後歸隊,沒有人多看江安義一眼。這只烏合之眾人員混雜,有鐘山寨的賊人,有餘駝子的手下,有路上收編的流民,最多的便是被裹脅的興淩縣百姓。一夜未休息,這只隊伍疲憊不堪,江安義看到道旁有人躺在草地上、靠在大樹旁酣然入夢,有的人走著走著一頭撞到道旁的樹上才清醒過來,有的人有意無意地從隊伍中消失了……
江安義加快腳步往前趕,他要找到饒強鋒、葉彥光、郭德這些匪首的所在,如果能順手將他們除去的話,一場大禍可免。
兩刻鐘後江安義看到了車隊和馬匹,路上的賊人精悍了許多,身上帶著兵刃,應該是鐘山寨的嘍囉。前面裡許處隱約可見馬匹,葉彥光、饒強鋒等人應該會騎馬,江安義算算時間應該到了寅時,離卯正開城門只有一個多時辰,這裡離林華縣不過二十來裡的距離,看來賊人是準備在城門開放時殺進城去。
前面傳來喧鬧聲,隊伍停下,時間不長命令傳來,讓大家就地休息。江安義進了道旁的樹林,悄無聲息地向前潛去,不一會,就看到前面升起了一堆篝火,一群人坐在火邊說話。
饒強鋒、葉彥光、郭德、楊國華,江安義目光一縮,他看見個老熟人-楊思齊。所有的意外都有了合理的解釋,行刺袁德成、挑動災民、賑災糧被焚都是楊思齊所為,江安義還不知道大堤決口也是楊思齊的手筆。
楊思齊從林華縣出來,順著官道與鐘山寨的隊伍相遇,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與饒強鋒等人相見。得知元天教派人前來,葉彥光等人大喜,他們這只剛加入造反大軍的隊伍如果能得到老前輩的指點,無疑能多出幾分勝算來。
確認來人的身份成了難題,無論是饒強鋒還是葉彥光都沒有聽過楊思齊的名聲,也不知道他是否真是元天教的人。圍坐在火堆旁,郭德小心翼翼地試探著,饒強鋒等人如臨大敵,絲毫不敢大意,畢竟剛出了馮國安江安義)的事,誰知道這位自稱楊思齊的人是不是又一個官府的密探。
楊思齊告知鐘山寨的人官府知道他們到來,城門不會再開啟,官府發動城中青壯上城防守等等訊息,最後道:“此刻離天亮還有一個半時辰,不如帶著精銳潛到林華城下,我帶人入城開啟城門,大夥強行奪取林華縣。賑災糧已經被我焚毀,江南一帶缺糧,諸位在林華縣舉起義旗必然一呼百應,江南數州可定,屆時我元天教潛伏勢力會在江南一帶順勢而起,響應鐘山寨的義舉。”
葉彥光得知官府已有防備,怯意早生,一心只想著怎樣逃命,而饒強鋒和郭德且信且疑,他們更為在意城下的那些災民,只要隊伍能像滾雪球般地壯大,能不能攻佔林華縣並不重要。
好說歹說了半天,楊思齊發現這夥鐘山寨的人各懷心思,並沒有聽進自己的話,心中暗嘆這夥人成事不足,離天亮已經沒有多久了,時間耽誤得越久,官府的勝算就越大。看著火光中那些陰晴莫測的臉,楊思齊灑然地笑起來,成固可喜敗亦無憂,對於他,對於元天教來說,無論什麼結局都是可喜的。
楊思齊攔路自報家門時,龍衛供奉寧清明就在不遠的林中,夾雜著真氣的話語在夜空清晰地傳入他的耳中。鐘山寨的人有眼不識泰山,作為龍衛的高層供奉,寧清明卻知道楊思齊的名字,此人是海天閣閣主,元天教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原本打算返回的寧清明停了下來,他要聽一聽楊思齊與鐘山寨的人說些什麼,知此知彼方能制勝,自己如能帶回有用的情報事後論功行賞,少不了真金白銀的好處。
風是逆向,聲音飄忽不定,寧清明聽不真切,只得悄悄地前挪,藏身在離篝火不遠的大樹上。
樹上的宿鳥被驚,“喳”的一聲振翅亂飛,楊思齊立刻查覺,振衣而起,朝著聲響處掠去。人在空中,高喝道:“什麼人鬼鬼祟祟在偷聽,給楊某留下來。”
身形暴露,寧清明並不慌張,冷哼一聲朝著楊思齊迎去,雙掌鼓足真氣準備挫挫楊思齊的威風。掌風碰在一處,勁風激得枝斷葉飛,寧清明被高高掀起,心中驚詫,自己以上擊下佔著三分便宜,依舊被楊思齊震飛,這楊思齊的功夫勝過自己不止一籌。
楊思齊身形略頓,腳尖在樹枝上一點,身形重新躍起,朝著寧清明追去。寧清明心生怯意,並不應戰,向暗處閃去。
居然有人暗伏在側,饒強鋒等人紛紛抽出兵刃戒備,夜黑林深,這些人沒有楊思齊的本事,只能呆在原地等候,郭德命嘍囉們點起火把四處檢視。
江安義在官道的另一側,剛才的激變看在眼中,楊思齊被人引走,江安義打算趁亂下去大殺四方。剛靠近官道旁,就見一隊嘍囉打著火把巡視過來,江安義見旁邊有不少牛車,閃身鑽入身旁的車中。
等進得車內發現不對,裡面居然有個人,藉著縫隙中透來的光亮,江安義發現那綁著的人正是盧聲遠。嘍囉們打著火把逐個檢查著車廂,片刻之後就會來到這裡,江安義正準備割裂車廂上的圍幔從另一側離開,耳邊傳來盧聲遠幹啞的聲音,“好漢,救我。”
盧聲遠被丟在車中滴水未進,他的小妾早被人帶走了,下場不問可知。一路上盧聲遠嚇暈過好幾次,自覺離死不遠了。迷迷糊糊中發現車中多了個人,看那人用匕首割開車幔,看樣子要想鑽出去。這一剎那盧聲遠的頭腦分外清晰,這人不是鐘山寨的賊人,生死關頭出聲求救。
江安義原不打算理會盧聲遠,可是盧聲遠出了聲就不能裝作沒聽見,算這小子命大,自己已經救他兩回了。江安義來不及給他松綁,直接提起盧聲遠鑽出了車棚,藉著暗影悄然向林中行去。
走出兩步,便被發現,那些嘍囉高喊著“站住”追過來。盧聲遠又開始嗑牙,江安義隨手將他丟在地上,腳邊有塊石頭,彎腰拾起,雙掌運氣一合,石塊化成細小的碎塊。江安義手一揚,那些碎小的石塊朝著兩丈外的嘍囉擊去,慘呼聲四起,那些嘍囉感覺就像被利箭射中,沖在最前的那個小子被打成了篩子,遍身是血在地上掙紮。
江安義作勢再揚手,那些嘍囉嚇得紛紛趴到地上,躲在隱蔽處,哪敢再上前。江安義提起盧聲遠,揚長而去。
饒強鋒聞聲帶人趕到,一看嘍囉的傷口半晌無語,小小石頭擊在身上入肉近寸,比起箭射絲毫不差,有嘍囉看清江安義的面容,認出是曾經到過山寨的馮爺。饒強鋒暗自膽寒,如果馮國安要對付自己,恐怕自己的性命難保。
楊思齊追丟了寧清明,重回到篝火處,聞聽又出現高手趕過來看究竟,待查驗過嘍囉的傷勢後,楊思齊驚問道:“這個馮國安長得什麼樣子?”
等眾人將江安義的樣貌描述一遍,楊思齊肯定地道:“此人不是馮國安,他是化州刺史江安義,與楊某數次交過手,他的右眉梢是不是有道淺疤。”
江安義的名頭連鐘山寨的賊人也聽說過,這位傳奇般的狀元、詩仙、刺史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榜樣,此人是天子的親信,他來到林華縣肯定是為了元華江決堤一事,葉彥光滿臉愁容,心中哀嘆: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
既無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江安義的身份揭穿,反激得眾人生出破釜沉舟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