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畢竟年齡大了,折騰這一圈之後就有些氣喘。
他坐到椅子上,嘆了一口氣說道:“我想讓他繼承他父親的衣缽,成為一個舉世名醫,這有錯嗎?”
“偏偏去搞什麼網路,那網際網路就是泡沫,是很虛幻的東西,咱們國家現在也就是萌芽,只是有了一些相關的想法,連起步都不算。”
龐教授說的也沒錯。
直到一九八六年的時候,華夏才勉強踏入網際網路時代,向國際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可是除了這個以外,所有領域都是空白的。
不僅是技術上的空白,還有人思維上的空白。
陳清水淡淡地說道:“教授,其實朝陽也是想填補國家空白,現在M國的微軟,已經制造出了家庭電腦。”
自從1981年開始,M國的私人電腦就開始進入各個家庭,而在華夏,則是在10年後,電腦才出現在各大機關單位。
“我和他爸,為了填補空白領域,奉獻了自己的一輩子,不想再讓這孩子搭進去一輩子了。”
恐怕這才是龐教授真正的心聲:“網際網路,我知道西方國家已經發展有些年頭了,可是咱們國傢什麼時候才能接入?”
是啊,網際網路這種虛幻的東西,搞不好就是浪費時間,龐教授想讓張朝陽走的路,是一條平平穩穩出人頭地的道路,而不是這兒一樣探索未知的荊棘路。
“龐教授,其實網際網路是大勢,我敢保證5年之內華夏一定會建議進行網際網路。”
“你保證?你拿什麼保證!”
陳清水信誓旦旦的說道:“教授,我們這些做生意的,也能瞭解到一些你們這些搞研究的弄不到的情報,我敢保證,多則5年,少則三年國家就可以接入網際網路。”
如果陳清水沒有記錯的話,在1994年4月20日,連線著數百臺主機的中關村教育示範工程,這是連上網際網路,從此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
龐教授看陳清水底氣十足的樣子,也略微心動,他從心底裡還是希望華夏可以進入網際網路的,只是其難度確實難於登天。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朝陽現在必須得學醫!”緊接著,龐教授衝著屋裡嚷嚷道:“這一會他要再敢偷跑出去,以後就真的再也不用回來了。”
陳清水在一旁尷尬的笑著,也不知道該如何勸阻。
過了一會兒之後,他對老教授說道:“我進去和這孩子聊聊吧,年齡相近一點,總是比較容易袒露心聲”。
老教授也沒反對,陳清水拿了一盤水果,輕手輕腳地走進張朝陽的房間。
他整間屋子都是關於醫學的書,什麼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都有好幾種不同的版本。
張朝陽知道有人進來,可是他沒啥興趣,他腦子裡的全部都是關於網際網路的東西。
陳清水把水果放下,呵呵一笑,然後坐在他身邊隨意的說道:“網際網路創業,很不錯的想法我支援你。”
網際網路是新時代的產物,商機無限,像張朝陽這樣敢想的年輕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