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的職務,便是都督諸軍事。
朝臣的矛頭自然而然指向了溫行溯。
韋錚嘆一聲,視線裡是龍椅上靜靜不語的皇帝。
“諸公有所不知,南齊軍這次行事當真詭秘,緹騎司得到訊息時,齊軍已然兵抵古邑……不僅如此,他們早早就買通了古邑城的守將。守將陣前叛變,開啟城門,有內賊接應,守軍倉促應戰,難以招架,短短一個時辰,古邑便淪陷了。要不是溫都督反應及時,調集丹郡一帶的南雍軍兵馬將齊軍主力攔截在鎖鑰嶺,形勢更是不堪設想……”
調兵遣將是需要時間的。
溫行溯能做的,已經做了,眾臣心急如焚,也不好再指摘他什麼。
敖政看一眼座上的皇帝,急聲道:“失了古邑城,要是再失丹郡,信州便門戶大開,岌岌可危……”
“丞相所言極是,當務之際,我朝應即刻調集大軍,前往丹郡支援溫都督,將齊軍打出古邑!”
聲音未落。
外面再傳出長長一聲。
“報——”
“南雍軍急報——”
眾人心絃一緊。
這必然是溫行溯傳來的最新訊息。
大殿裡,眾臣屏息凝神,鴉雀無聲。
傳令兵直入乾元殿,跪在御前,拱手呈稟。
“稟陛下,齊帝發檄文,傳國書,佈告天下,聲稱要約戰大雍皇帝。”
約戰?
眾人竊竊私語。
國書呈上,裴獗抬了抬手,示意在場的朝臣傳閱。
臣眾看完國書,無不義憤填膺。
當年晉齊之戰,晉軍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緒下,同意了齊帝的提議,為免戰事擴大,徒增民眾傷亡,以三道試題,解決信州歸屬問題。
事後眾人再回想,那分明就是蕭三設下的陷阱。
也就是李太后愚昧無知,才會點頭同意。
那次,幸虧比試的最後一局,當今皇后以高超的算學技巧破局,力克齊國大儒燕不息。最後,晉二勝一負,贏得信州,當之無愧。
以文雅的辦法定輸贏,避免了流血犧牲,此事當年曾被引為美談,齊帝的君子之風,也為他贏得了多年的賢君之名……
轉過頭來,他們好處佔盡,得了多年的和平發展,翅膀硬了,竟先撕毀盟約,偷襲奪城,打了盟國一個措手不及,然後才“翩翩有禮”地發國書宣戰?
豈有此理!
眾臣齊聲怒罵。
“齊人果然不要臉!”
“蕭三不講道義,無恥!”
“既是約戰,其中必定有詐。”
“陛下萬萬不可中了他們的奸計。”
裴獗安靜地聽著。
慢慢的,手撫龍椅,站了起來。
“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