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相瞞,來到這個世上,我就沒打算活著回去。馮公,還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別盯著旁人的一畝三分地。”
聲音未落,她已起身。
“送客!”
馮敬堯和陶氏夫婦是沉著臉走的。
臨走,陶氏還不甘心又滿帶忿怒地留下一句。
“十二孃,你不要後悔!把孃家得罪了,等雍懷王膩了你那天,我看你上哪裡找靠山。”
馮蘊冷笑。
橫豎就一條命,她要什麼靠山?只要能讓她痛恨的人墊背,死又有何妨?
她痛恨的人裡面,包括馮敬堯夫婦。
不是因為他們夫婦漠視陳氏當年苛刻她,而是因為……阿母的死。
也是這輩子跟裴獗對上話,她才回過頭去,重新審視了當年的事。
阿母之死,起因和源頭,就是謝家那一場全軍覆沒的戰爭……
她不是恰好言中的,而是從阿母嘴裡聽來的,而阿母為何會知情,馮蘊當時年歲太小,記憶模糊,多次覆盤也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想來,裴獗的說法最為合理。
阿母得知了馮敬堯意欲坑害謝獻將軍,出於好意,派人去通知謝獻,當時年僅三歲的她,尚不知事態嚴重,無意間聽到便說了出去……
那麼,阿母就不是病死的。
馮蘊記得她身體很好,怎麼就會突然發病,就駕鶴西去了呢?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阿母知曉了馮敬堯陷害謝獻的秘密,被殺人滅口的?
可謝獻不是普通人,當年的馮家根本無法與謝家抗衡,又有沒有能力禍害手握重兵的謝獻呢?
答案是否定的。
這便牽扯到一個人——
被蕭呈奪位的延平帝蕭珏。
馮家在齊國的權勢地位,在蕭珏登基後便一日千里……
而當年的謝獻,支援的是懷仁太子蕭灼。
謝獻被齊帝抄家後,懷仁太子便因他而受到牽連,被馮敬堯以八條大罪彈劾,指他與罪將謝獻勾連,結黨營私,篡權奪位,被齊帝廢去太子之位,幽禁在玉昭殿。
事後沒幾個月,齊帝就駕崩了。
延平帝蕭珏登基,馮家得勢,從此水漲船高……
只是當年的蕭珏大概也沒有想到,他充其量也只是別人的墊腳石。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短短几年後,馮家再次勾結竟陵王蕭呈捲土重來,推翻了他的帝位,把他當年加諸到蕭灼身上的痛,一併還給了他。
馮蘊冷笑,“真是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這件事,她一定要弄清楚。
阿母的仇,也一定要報。
馮敬堯要是遠在臺城,一時半會,她真是拿他沒有辦法。
既然送上門來了……
那就別怪她不客氣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