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聖偏有無窮精力,你看他不困不累,自個去跳樹扳枝頑耍。四眾歇息不題。
卻說那鎮元大仙自元始宮散會,領眾小仙出離兜率,徑下瑤天,墜祥雲,早來到萬壽山五莊觀門首。
卻只見觀門大開,地上乾淨,大仙笑道:“清風、明月經此前教化,終得悔改了!
爾等也需記著,做事憑心,細節便見好壞。
換到往常時節,他兩個頑皮憊懶,即便日高三丈,一樣腰也不伸身也不起。
有了此前教訓,如今碰到我們不在,他卻早早起來開門掃地。”
眾小仙俱附和稱善。
一眾行至殿上,眼前卻香火全無,人蹤俱寂,哪裡有明月、清風身影!
眾仙猜道:“難不成是他兩個因我們不在,偷拐東西走了?”
大仙揮手道:“豈有此理!
修仙的人,怎敢有這般壞心的事!
他二人雖懶惰刻薄了些,可心卻不壞。
我想該是他們昨晚忘了關門就去睡了,今早還未醒來。”
於是眾仙來到他二人的房門首看處,他兩個果真關著房門,鼾鼾沉睡。
其後有機靈些的在外邊打門嚷起,可喊了半天卻那叫得起他來?
鎮元子大袖一揮,那門便順勢大開。
眾仙一擁而入將這貨扯下床來,他兩個卻依舊不醒。
大仙微微一愣,疑道:“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卻怎麼這般睏倦?
莫不是有人做弄了他?快取水來。”
一童急取水半盞遞與大仙。大仙念動咒語,噀一口水,噴在臉上,隨即解了睡魔。
二人方醒,忽睜睛抹抹臉抬頭觀看。
待朦朧中認出是仙師和仙兄眾,慌得清風頓首,明月叩頭道:“師父啊!你那故人和尚,願是夥東來的強盜,十分兇狠!”
大仙笑道:“庶子!我識得金蟬秉性,你倆卻還沒睡醒麼?
莫驚恐,慢慢將遭遇說來。”
清風道:“師父啊,當日別後不久,便有那位大能與東土唐僧,一行五人,並馬三匹而來。
弟子不敢違反師命,客氣問及來因,要取人參果了奉上。
那大能風骨氣度,言說他的那個只留樹上,待師父回來再做分說。
唯獨唐僧裝聾作啞,佯做不知。
我二人依命取了一個果子給他,他卻忽然改口硬說那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再三請他卻也不吃。
弟子們沒有您那延長功效的法門,只好將那果子分吃了。
不期他那手下三個徒弟中,有個姓孫的,是個名喚悟空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