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幹嘛啊這是,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嗎?”張逸沒想到寧缺反應這麼大,趕緊蹲下來,把手上的材料放大腿上,把寧缺掉地上的資料撿了起來。
“不是,夥計,你是怎麼知道我們研究的是奈米二氧化鈦的?我們這可都是簽了保密協議的,這專案研究的內容可不能說。”寧缺也跟著蹲下來,呆呆地問道。
他想不明白張逸為什麼知道這個,在他進課題組的第一天,課題組的老師就先跟他強調了實驗室紀律,其中一條老師是反覆的強調,那就是對科研成果的保密性。
“知道這個有什麼奇怪的。”張逸把地上的資料撿完,心道我不僅知道你們研究什麼,我還知道你們遇到什麼困難了。
不過看寧缺這樣的反應,張逸才意識到,98年的時候研究奈米材料還處於起步階段,怕是研究內容都會嚴格保密。
現在這種情況,要是他說不明白怎麼知道這個內容,可能會引起寧缺的懷疑,只得隨便扯了個理由道:“我之前專門研究過金紅石,就是二氧化鈦礦物,後來知道它具有美白防曬效果,於是翻牆找了下關於二氧化鈦的國際研究情況,所以才知道奈米二氧化鈦的具體情況。”
“哦,原來是這樣。”寧缺長出一口氣,原來只是湊巧,想想也是,張逸怎麼可能知道奈米二氧化鈦的機密,聽說過就不錯了。
“不過呢。”張逸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們研究碰到的問題我應該能解決。”
語不驚人死不休!
“真的假的?我們研究遇到什麼問題你都不知道,你怎麼解決?”寧缺詫異道。
張逸聳了聳肩道:“這個簡單啊,既然我知道你們做的是奈米二氧化鈦,那自然就知道你們會遇到什麼問題,因為這條路後來被證實有缺陷。”
這個道理很簡單,張逸是以19年後的技術去看98年的問題,發現技術上的缺陷是很正常的。技術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不斷的修正和改進錯誤和不足之處。
正像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憑著“自信的直覺”,認為重物下落是因為它們要尋找它們的自然位置,在下落過程中,落體的速度是恆定的,甚至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速度快些。這一觀點影響了西方學術界近2000年,直到被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所推翻。
感覺到自己這高中同學忽然之間就變得神秘起來,寧缺一下子還是無法接受。
明明之前還跟自己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現在好像變成一個專家的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裝出的,寧缺已經緩過神來,表情凝重地盯著張逸認真的說道:“張逸,你跟我說個實話,你是不是認真的?到底能不能解決?”
“真的啊。”知道寧缺不信,而且這事可能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問題,寧缺只是一個大三的學生,在課題組裡也是最底層的存在,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
張逸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更多的想法,他手上的技術很多,但是很難轉化成生產力,就像手裡握著金山銀山卻沒辦法轉化成實際的利益。
這次碰到這事,搞不好就是自己的一次機會,知道不拿出點乾貨,是難以讓寧缺信服了,更重要的是要讓寧缺背後的課題組信服。
張逸在腦子裡理了理思路,說道:“你們研究奈米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時候應該有對比過,雖然這類材料比有機的紫外線吸收劑更穩定,但是它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表面極性,使奈米顆粒產生團聚,從而失去紫外線吸收活性。”
“而且,奈米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具有光催化性質,在日光作用下會產生自由基,這會對面板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就這兩點,你們就很難解決,走這條路也註定了行不通,以前的防曬霜新增了二氧化鈦,雖然有一定的美白效果,但是卻是有毒的。”
聽到張逸這麼一通講解,寧缺十分已經信了九分,這跟李教授在開總結會的時候說的是一樣的,看來張逸確實是懂這方面的。
“那,你有沒有解決辦法?”寧缺一臉希冀地望著張逸,生怕他蹦出個不字來。
“有是有,不過......”張逸看著寧缺遲疑了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想跟你老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