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李響的父親,也不是什麼古玩大家,甚至連在場的一些觀眾都比不上。
李響的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
事到如今,他也只好接受了這個現實,強行改口道:
“哈哈,看樣子,我們的觀眾朋友們素質很高啊。”
“沒錯,這的確是我們節目組安排的一個小環節,就是為了讓大家都積極地參與到節目中來。”
這話聽起來有些彆扭,可還真有一些單純的觀眾相信了。
李響不著痕跡地瞪了江遠一眼,然後繼續道:
“接下來,讓我們有請今天的第一位寶主。”
話音剛落,演播廳裡響起了音樂。
一名中年男人抱著自己的寶貝從後臺走了出來。
遠遠地看,他帶來的東西,很戲劇化的,也是一件爐鈞釉瓷器。
不同的是,這是一件小頸寬腰的梅瓶,釉色和李響帶來的那件贗品極其相似,就連花紋都差不多。
李響面露尷尬之色,笑著道:
“首先,是我們寶友的介紹時間。”
中年男人拿起話筒,咳嗽了兩聲,笑道:
“大家好,我叫王福,這件爐鈞釉梅瓶呢,是我在雲州市場上撿漏淘回來的,只花了五百多塊錢。”
“這個和剛才那件東西還不一樣,我這件呢,是清乾隆年間的。”
“那啥,多餘的話我也不說了,我自己的估價呢,是在一萬到兩萬,請幾位老師呢幫忙鑑定一下。”
這位寶友就要謙虛多了。
有了剛才的前車之鑑,觀眾們也議論了起來,紛紛猜測這件東西是真是假。
除了江遠之外,其他四個評委都上臺看了看,最後得出了統一的結論,這件東西,的確是真品。
並且,這位寶友說的還沒有錯,年代也是對的。
市場價值比他估計的要差一點,大概在一萬二到一萬八。
觀眾們紛紛鼓掌。
畢竟,幾個評委都是濱海古玩協會的。
寶友則代表著民間藏家。
某種意義上,寶友和觀眾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看到這位寶友造詣不淺,觀眾們自然會為他歡呼鼓掌。
李響心裡尷尬極了。
他走到寶友身邊,笑著問道:
“先生在古玩一道的造詣如此高深,想必在濱海古玩圈裡一定大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