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又掀開蓋著籃子的黑布,“我這有幾個玩意兒,你幫我賣不?”
江遠哭笑不得,正想怎麼解釋,卻不經意瞥到了籃子裡的東西。
一個鏽跡斑斑的鬧鐘,應該是幾十年前的外國貨。
兩個成色還算新的搪瓷茶盅,大娘還指了指旁邊的搪瓷廠,“十幾年前買的呢,沒用過的。”
江遠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這裡不是廢品回收站啊。
真正讓江遠感興趣的,是籃子裡的一個綻放光芒的筆筒。
看材質,這筆筒應該是黃花梨的。
“奶奶,你這筆筒給我看看行不?”
老奶奶顫巍巍地把筆筒遞給江遠,“我拿來裝蒜的呢。”
江遠嘴角直抽抽,黃花梨的筆筒,居然拿來裝蒜了。
拿過筆筒看了看,江遠心裡暗道一聲‘好傢伙’。
說是筆筒,可這塊頭也太大了一些。
一般的筆筒,直徑能有個十厘米就了不得了,可這一個,內徑將近有三十厘米。
這是直接在樹幹上截了一截,然後掏空做了筆筒啊。
要知道,黃花梨極難成材,要長這麼大,沒有個三四百年是不可能的。
前段時間江遠從江大海手裡搞來的那套桌椅,就是勝在木料寬大,否則還真賣不上價。
要是放在現代,這麼大的料子,為了不浪費,早被拿來車珠子了。
更何況從前的雕刻師沒有高科技工具,一掏膛,那中間的木料就全都不能用了。
江遠看了看包漿,又看了看外壁上雕刻的‘梅蘭竹菊’圖案,心裡大概估了個價。
這筆筒沒有落款,雕工還算可以,看包漿應該是清中期的東西。
放在後世,這筆筒少說也要賣個十五萬。
“大娘,你這些東西都派不上用場,只有這個筆筒我可以收了,你想賣多少錢啊?”
大娘似乎沒聽懂,大聲道:
“放在這裡你幫我賣呢。”
江遠一拍腦袋,“奶奶,你家裡還有誰在嗎?你讓家裡人來和我談可以嗎?”
大娘這回聽懂了,說讓江遠等一會兒,然後就走出了鋪子。
老奶奶應該就住在附近,不到二十分鐘,她就帶著一箇中年人重新到了鋪子裡,看中年人的打扮,生活應該是富裕的。
中年人有些無奈,“老闆你別介意,我媽年紀大了,看你這重新裝修了,還以為信託商店又開了起來。”
江遠笑著請中年人坐下,這才指著那個筆筒說道:
“令堂帶來的東西都沒什麼價值,不過這個筆筒我倒是挺喜歡,放在我店裡也應景,你開個價吧。”
中年人笑了,“這不是我媽以前拿來裝蒜的嘛,怎麼,這東西有什麼說法嗎?”
“這是筆筒,”江遠指了指裡屋:“我裡屋有套書桌,正好差個筆筒。”
中年笑著點點頭,“這玩意放家裡也沒用,你要是喜歡,十塊八塊就拿去吧。”
江遠面色狂喜,直接拿了二十遞給男人,暗道自己撿了個大漏。
中年人也不矯情,把錢遞給老母親,“娘,賣了大錢嘞,晚上吃肉啊?”
老奶奶笑了,拉著中年人走出了鋪子。
江遠看著這對母子的背影,嘴角也浮現了一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