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幅畫不止是紅塵一眼就能認出來,同樣的,谷楓和李逸也一眼就認出了這究竟是幅什麼作品。
只是,這幅作品實在是太驚人了,以至於谷楓和李逸只能用巨大的倒吸涼氣的聲音來回應紅塵的驚訝,因為,畫面上那個女郎的微笑實在是太熟悉了!
可是,這個熟悉如果出現在這裡,卻讓人感覺有些不寒而慄,這真的是那幅畫嗎?那幅畫怎麼可能會出現在這裡?
盧浮宮的鎮館之寶之一,上世紀60年代時其估價就超過了一億美元,世界上研究這幅畫的專著數量多達數百部,甚至有數十名學者將此畫作為終身課題……
真偽之謎,背景之謎,失蹤之謎,遺骸之謎……
這一切的一切,都歸於那一抹神秘的微笑,沒錯,這第23幅畫就是那幅《蒙娜麗莎的微笑》!
三個人呆呆的看著這幅《蒙娜麗莎》,房間裡安靜的連一絲輕微的呼吸聲都聽不到,半晌,方聽見紅塵用呻.吟般的聲音輕輕說道:
“這幅畫居然出現在這裡,那麼,盧浮宮那幅……”
“盧浮宮那幅肯定是真的!”
“那你是說,這幅是假的了?嗯,有可能,因為這幅畫現在已經不能用價值來衡量了,它不但是盧浮宮的鎮館之寶,還是法國人的驕傲,我記得,它失竊那次,法國甚至都把那天定為國難日……”
紅塵和谷楓小聲的議論著,李逸則盯著畫作一言不發,半晌,才將手輕輕的從畫作上抹過,然後,深深的吸了口長氣,說道:
“這幅畫是真的,盧浮宮那幅也是真的。”
“啊?這怎麼可能?逸哥你看,這幅畫和那幅幾乎是一模一樣!”
紅塵將手機拿到李逸面前,指著上邊那幅《蒙娜麗莎》嚷道。
“有什麼不可能的?2012年的時候,一家瑞士財團公佈了一幅作品,名為《艾爾沃斯?蒙娜麗莎》,那幅畫,就和盧浮宮那幅《蒙娜麗莎》幾乎一模一樣,而且研究表明,那幅畫也是達芬奇的真跡。”
“事實上,在研究達芬奇和《蒙娜麗莎》的學者當中,一直有著一個不是十分確定的傳言,那就是,在1506到1516的十年間,達芬奇應該是畫了3幅《蒙娜麗莎》,其中《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應該是第一個版本,也有可能是一個未完成的版本,而盧浮宮那幅則應該是最後一個版本。”
“啊?還有這個說法?網上查不著啊!”
“你登入英文網站就應該能找到。我記得,當年《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第一次露面的時候,也引起過巨大的爭議,可是經過碳14等手段的鑑定,以及幾何構圖比例的對比,專家們最終認定了那幅也是真跡,而事實上,達芬奇確實是有為一幅畫作繪製兩個或兩個以上版本的習慣,他的另一幅名作《巖間聖母》就有兩個版本。”
“原來是這麼回事……逸哥,那你說這幅畫能賣多少錢?”
聽到李逸言之鑿鑿的確定這幅《蒙娜麗莎》也是真跡,紅塵臉上的表情頓時就精彩了起來,法國的驕傲啊,失竊堪稱國難,那該值多少錢?
“這根本就不是錢的事好吧?”
李逸輕輕的搖了搖頭,吩咐道:
“紅塵,你馬上上網查查,盧浮宮有哪些來自華夏的珍貴文物。谷楓,你也上網,看看如果在法國註冊私人博物館需要哪些條件。”
說完,李逸拿起手機,直接給陸凝霜打了過去,他要透過陸凝霜打聽一下,如果在香港註冊開辦私人博物館需要哪些手續。
之前,在田澤川建議他開設私人博物館的時候,他雖然也聽進去了,但從來都沒有把它當成一件著急的事情來辦,可是在看到這幅《蒙娜麗莎》之後,他有點不淡定了。
同樣都是交換,一幅價值上億的歐洲名畫,多半隻能按照價值對等的原則換回來一些華夏文物,就算是佔便宜,明面上也佔不了多少。
可是,《蒙娜麗莎》卻不一樣,這幅畫,就算是能夠給出準確的估價,但如果用來交換來自華夏的文物的話,是絕對可以打破所謂的價值對等的原則的。
也就是說,用這幅畫和法國人交換的時候,雖然不敢說是予取予求,但是,在一定範圍內,卻是可以輾轉騰挪,大佔便宜的。
這就好像是在黑暗無人處,用匕首逼住了一名貞潔的少女,只要不涉及最後一步,那女孩即便是再烈性,估計都會忍受一定程度的褻玩一樣,這幅畫就有這麼牛叉。
“逸哥,你看!”
正琢磨著,紅塵將手機遞了過來。
“6000多件中國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繪畫?一萬多件敦煌文物?《阿彌陀西方淨土變圖》、《普賢菩薩騎象》和《行腳僧像》?《永樂大典》……”
李逸摸著下巴默默的沉思起來,盧浮宮的好東西是不少,足以將這幅《蒙娜麗莎》換回去。不過,如果只是以私人博物館的名義進行溝通,雙方身份的巨大差距將會使談判變得非常艱難,最後,好事都有可能會變成壞事。
可是,如果能夠讓教廷站在他背後的話,那麼,無論怎麼交換,最後吃虧的絕對不會是他,到時候,他就算是要求盧浮宮去搜集其他博物館裡那些知名的華夏文物加入交換目錄,對方都有可能會答應……
NND,這該是何等的美事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