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鑑寶大師 > 第六百二十三章 《秋日山景圖》

第六百二十三章 《秋日山景圖》 (第1/2頁)

宣德爐的斷代,包括形制、包漿、顏色、鑄工、磨損等很多方面,若單以顏色論,則一般分為佛紙,慄殼,茄皮,棠梨,褐色5色,其中又以佛紙色最為珍貴。

李逸手上拿著的這款宣德爐,就是諸色中最為名貴的佛紙色,包漿也頗為自然渾厚,而且從自然磨損的程度來看,也很像是一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老物件。

只是,相對於宣德爐的珍貴,其市場價格卻一直都不是很高,最大的原因就是鑑定的難度太大,經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幾番爭論下來,根本就不敢有人為此投入重金收藏。

所以相對於其他的銅器,一件傳承清晰,品質精良的宣德爐能夠拍賣到500萬軟妹幣,就是一個很了不得的高價了,這種現象,每每想起就讓那些銅爐的收藏者們無奈。

李逸看到的這件宣德爐,無論是從形制,還是包漿,甚或是顏色來看,都是一件非常出色的作品,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述原因,它的標價卻只有38萬歐元,李逸覺得,如果這件真的是宣德年間所制,用這個價格買下來,怎麼樣也算是佔了個便宜。

只是,他能夠看到這一點,別人應該也能看到這一點,所以這件宣德爐多半還藏有什麼他沒有能夠發現的問題。

啟動鑑靈牌,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只是這個答案讓他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因為他看走了眼,這竟是一件道光年間的仿品!

微微搖了搖頭,他倒也沒覺得有多失望和難堪,他的鑑定技術本來就是在擁有鑑靈牌的基礎上,透過鑑定大量的實物自學成才,對於一向很少見到的銅器,又是銅器中最難的宣德爐,偶爾看走眼一次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將宣德爐放回原位,看到博古架上再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東西,就用鑑靈牌快速的過了一遍,然後轉身面向兩個博古架中間的牆面。

偌大一片牆面上,一共也只掛了兩幅作品,一幅看落款應該是頗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喜愛的清代書法家張照的草書五言絕句,但憑李逸的眼力,基本上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一幅現代的仿品,只是仿作者草書的功底頗為深厚,雖未必一流,但勉強擠入大師之列應該還是沒有問題。

相比起這幅書法,旁邊那幅長度超過3米的青綠山水就有點露怯了。仿作者的水平可能和李逸差不多,但像這麼大尺幅的鉅製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功力、天賦去掌控的,所以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只是畫作沒有落款,風格也模仿的似是而非,李逸看了半天也沒認出來這究竟仿的是誰的作品。

不過這並不影響李逸觀賞這兩幅作品,因為作為古畫來說,牽扯到保管的原因,商家即使販賣也往往不會將真跡就這樣暴露在大庭廣眾之間。這種情況,他們通常會請一些並不知名的書畫家,然後將他們臨摹的畫作掛上展示,遇到行內人,如果感興趣,自然會去找老闆商量。

“這兩幅作品,一幅確實是清代張照手書,另一幅雖是佚名,不過疑似南宋時期青綠山水名家趙伯駒所作,李先生如果有興趣的話,請移步貴賓接待室,我這就讓人將真跡拿來。”

張照的作品也還罷了,這幅青綠山水如果真是趙伯駒所作,那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所以李逸想都沒想就讓帕特趕快將真跡拿來,他要仔細看看,有可能的話,即便是投入重資都要把它買下來。

趙伯駒是南宋時期著名的畫家,筆法秀麗精緻,設色典雅濃郁,尤其擅長細麗巧整的風格,和他弟弟趙伯驌一起,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內都引領著當時南宋畫院的山水畫新風。

北宋後期青綠重彩山水畫復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王希孟和趙氏兄弟,王希孟的青綠山水鉅製,橫軸長度接近12米的《千里江山圖》更是華夏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作為當時和王希孟齊名的趙伯駒,他的代表作《江山秋色圖》在書畫史上的評價也非常之高,和《千里江山圖》一樣,被公認為是北宋流傳至今的兩幅最具代表性的青綠山水畫作之一。

沒有耽擱多少時間,帕特就將兩幅作品送到了貴賓室,李逸先開啟張照的那篇作品看了一眼,然後小心翼翼的將那幅青綠山水拿到了手上。

隨著畫卷緩緩開啟,一幅群峰綿密,層巒疊嶂的山水長卷也慢慢的展現在他的眼前。但見崇山峻嶺,錯落連綿而如龍脈,起伏顧盼,開合揖讓之間,仿似道盡了虛實相生的畫道真諦,這確實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這幅畫,畫風精密不苟,設色豔麗和諧,章法嚴謹,確實有點像是趙伯駒的作品……但仔細看的話,疏林遠樹,平遠幽深,又有一種平淡天真的感覺蘊藏其中,趙伯駒卻畫不出這種風格……”

李逸一邊細細瀏覽畫中的湖光山色,一邊暗暗開啟了鑑靈牌。一陣冰寒的涼氣流過,他的眼睛略略瞪大,隨即又恢復了正常,這幅畫,竟是比趙伯駒更早了一百多年,也更加出色的五代南唐畫家董源的一幅《秋日山景圖》!

揉了揉下巴,李逸覺得有些意外,因為董源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鼻祖,史載其山水畫作多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而這幅畫中所描繪的山川河流卻更像是巍峨雄峻的北方山水,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不管怎麼回事,鑑靈牌不會出錯,而本來就在思索這究竟是誰人風格的李逸,在得到提醒之後,也慢慢的在畫面中找到了那種淡淡的“不裝巧趣,皆得天真”的風格,因此越看越覺得這應該就是董源的作品。

相比起趙伯駒,董源在華夏畫史中的地位要高出許多,絕對是屬於那種開山鼻祖一流的人物。

董源所創造的水墨山水畫新格法,不但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隨,世人將兩人並稱董巨,而且,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吳門派,更是將他奉為典範,明末清初畫家,“四王”之一的王鑑甚至公開評論,說“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鐘王,舍此則為外道。”

像董源這樣,對後世能夠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在華夏山水畫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只是因為距今年代久遠,他傳世的作品非常稀少,目前能夠確認的也才只有四幅,而像這幅一樣,用南派的筆法來畫北方山水的,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李逸相信,這幅畫如果拿回國內,絕對會在一定範圍內引起轟動。

最新小說: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 輪迴術士 命格吞噬:九域弒天 混沌神瞳 治癒s級雄獸,惡雌逆襲成萬人迷 鴻蒙主宰 大武主 科技修仙錄:特種兵王在修真界 無餌 星海趕潮兒 大賊 萬道神皇 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