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個毛!我就是因為書法比賽沒活路了,才跑來參加的畫家大賽。哎,我告訴你們,就李逸啊,他當時在一次聚會上即興寫了一首《武陵春》,你們猜怎麼著?書協上至會長,下至幾個楷書大家,那叫一個搶啊,方老甚至開出了兩幅換一幅的價格……”
馬唯中雖然沒去參加那次書協聚會,但對聚會上發生的事兒卻門清,這會兒一說出來,教室裡眾人看向李逸的眼神就又不一樣了。如果說剛剛只是羨慕他拜了兩個好師父,是給他師父一個面子才和他互相吹捧,那麼這會兒,就是真正的把他當成了一個能夠威脅到他們的對手了。
差不多過了一個小時,教室裡才終於安靜了下來,李逸的手上,也多了11張名片和兩張邀請函,石崇軒和另外一個來自林桂的畫家張小凡,都要在年底之前舉辦畫展,正好趁這個機會邀請大家前去捧場。
因為開幕式和聊天的緣故,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李逸因為遲遲進入不了狀態,所以一直沒有動筆,臨離開教室時他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畫架,發現和他差不多隻有一兩個,剩下的,都已經大概的勾勒出了整幅畫的框架線條,而且看模樣,要畫的東西應該都練了很多遍,佈局定位,動態轉折早就成竹在胸,他,還是太嫩了點。
午飯大家都沒耽擱時間,半個小時匆匆搞定後就都回到了教室,接著上午的畫開始細描慢寫。而李逸靜坐了半個多小時,反覆背誦了《行路難》之後,腦海中,也開始慢慢的浮現出了一個雄山大川的圖案。
下午的時間比較長,而且晚餐採用的也是自助餐的形式,從六點到九點一直都有,因此大家的用餐時間就沒湊在一起,等李逸暫時告一段落準備去吃飯的時候,他發現,已經有四五個人都開始畫第二幅作品了。
“儘量朝前趕一點,這樣就算沒問題,到時候也可以選兩幅比較好的交上去,比賽時間延長了,難度也增加了啊。”
這次,馬唯中選擇了和他一起去吃飯,不過他的第一幅作品也已經完成了。
“李逸,我看你這幅畫應該是沒怎麼練過,怎麼,胡老師之前沒有給你特訓?”
李逸搖搖頭,特訓了,不過訓的是基本功,而不是用來參加比賽的作品。
“厲害,胡老師看的遠啊!你還年輕,一次兩次比賽的結果根本就說明不了什麼,只有打好基礎才是最重要的。我就不行了,年齡到了,不拼就沒機會了。不過……”
馬唯中搖了搖頭,苦笑一聲,
“本來準備的好好的,可沒想到,這次居然一幅變四幅,唉……”
吃完飯回到教室,李逸發現劉可意、石崇軒等人已經離開,畫好的作品也被他們帶走了,就無奈的嘆了口氣,沒辦法,水平不如人,準備的也不如人家充分,只能靠年輕,拼體力了!
第一天,李逸只睡了4個小時,第二天,他也只睡了5個小時,第三天,當他一大早趕到教室的時候,發現大家差不多都已經來了,而且沒有人再動筆,都聚在一起,圍著一幅作品指指點點,不時還有人仰天長嘆,一副充滿感慨卻又無可奈何的模樣。
“咦?小李來了,你這幾天可是夠拼的,怎麼樣,選好上交的作品了嗎?”
李逸點點頭,看了一眼他們剛剛研究的畫作,發現是劉可意的一幅作品,不由湊過去細看起來。
這是一幅青綠設色山水《松壑鳴泉》圖,畫面中,山川、流水、雲煙以及屋舍等佈景,充分體現出了山水中“高遠”、“深遠”、“平遠”相結合的意境,再加上山體的實在性與雲煙的虛幻性,使畫面憑空產生了一種空靈和飄逸的感覺。
而且這幅畫,劉可意的用筆流暢並起伏跌宕,作為畫面主體的山體,勾勒與各種皴擦技法結合,既給人一種充滿靈性的感覺,又能讓人一眼的就看到山體厚重的質感,確實是一幅精品佳作。
“只憑這幅畫的水平,放到往屆絕對又是一個一等獎,不過這次要麻煩些,還要看其他三幅,也不知道過兩天會把我們拉到哪兒寫生,如果之前去過,那可就佔優勢了。”
“嗯,劉兄的大作已經欣賞過了,接下來該誰了?”
石崇軒的目光自眾人臉上掠過,最後停留在李逸身上,
“要不,我們先看看小李的?”
PS:求票啊,雖然更新時間不穩定,但字數沒少啊,一天才幾張,也太少了點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