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您看到了,這裡的陸上交通非常險要,而且沒有公共交通,自駕車又找不到停車位,除了從海上來,幾乎沒什麼別的辦法。但是租船的成本很高,所以……就是這樣啦。”
這裡的魚確實不少,李逸還在四處打量的時候,就感覺到手上的紡車輪好像突然沉了一下,可是真等他去注意的時候,卻又發現似乎也沒什麼。
船釣不用浮標,一般把鉤甩出去之後,握竿的人就開始慢慢的往回收線,這樣,擬餌就彷彿活著的小魚,引誘著那些中上層的海魚來追咬。
因為船也一直在緩慢移動,所以魚線始終繃得很緊,再加上海浪的阻力,如果上鉤的魚太小的話,沒經驗的釣友很容易給忽略掉。不過有吳海濤這個老經驗在一邊,應該不至於讓他們犯這種低階錯誤。
果然,吳海濤看了一眼李逸的魚線,就讓他快點拉,有魚。
李逸加速轉動紡車輪,果然感覺到魚線吃上力了,不由興奮起來,這就上魚了啊,看樣子,海釣還挺容易的嘛!
不一會兒,他提上來了一條半尺左右紡錘形的海魚。
“這是一條刺巴,學名叫做藍圓鰺,南海這邊這種魚不少。”
李逸深感欣慰,這魚雖然小,可好歹是他的海釣**之作,不過緊接著,吳海濤就打擊了他一把。
“這魚還行,扔桶裡待會兒正好當魚餌誘魚……”
沒一會兒,另一邊的鄭樹森也有了動靜,不過這次是他自己發現的,提上魚來一看,果然比李逸釣的大,是一條尺多長的藍點馬鮫,用吳海濤的話說,這魚還能吃……咩的,難道刺巴就不能吃嗎?
一個小時之內,幾支竿頻頻上魚,不過都是些小雜魚,雖然沒有太多價值,但是李、鄭兩人已經學會了最基本的拋竿和收線節奏,也能勉強算是初哥入門了。
三個人當然是吳海濤收穫最豐,但最讓李逸得意的是,他竟釣上來一條三斤多的黑鯛,這種魚可是經常活動在深水區,也不知道今天怎麼想的,居然跑到中上層水面,結果成了他的戰利品。
然而,幾個人的好運至此而止,其後的一個小時,那些魚彷彿約好了似的,三個人竟只有吳海濤拉上來了一條雜毛魚……
吳海濤和威廉商量了一下,準備更換釣場,李逸則不服氣,釣不著?正好,哥們正想試試何首烏水的威力呢!
看到李逸將擬餌換成鯖魚段,吳海濤搖搖頭,鯖魚段是發現大魚時用來誘魚的,現在船還在動,擬餌模仿的小魚效果要比魚塊好的多。
不過這不是他們自己釣魚,客人要怎麼玩,隨他們去,只要他們自己滿意就行。
其實李逸對鯖魚段也沒什麼把握,因為他只是隨便在鯖魚段上戳了幾個洞,然後將何首烏水淋在了魚塊表面,這樣一下水就會迅速的被沖淡……要不,乾脆停船玩垂釣?
果然,第一塊鯖魚段白扔了,連個魚毛都沒掛住。李逸不死心的又換了一塊,可剛剛扔下水,還沒開始往回收線,就看到威廉衝著吳海濤大聲喊了句什麼,然後就發現船突然熄火了。
不會這麼倒黴吧?船壞了?
還沒來得及問,就看到威廉扔下方向盤,直接跑到船尾,二話不說抄起一根魚竿就朝前猛甩,而另一邊,吳海濤也拿著自己的魚竿跑了過來。
“魚群來了!快!抓緊時間,趕快把竿子提上來朝那個方向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