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剛才看到大家剛吃了午飯,有點犯困……現在,都好了吧?”
大家連連點頭,好了,這尼瑪誰還敢打瞌睡,我們大夥一塊揍他!那個,衡老師,您能不能看在我們這麼乖的份上給畫個重點什麼的?600多頁,熬兩個通宵也背不下來啊!
衡越彷彿沒有看到大家眼裡的期盼,直接開始講課,
“大家想必都知道,仿製瓷器最容易的就是紋飾與器型,高階點的呢,會在胎土和釉色上做文章,但是最難辨認的是老胎新繪、老釉新胎、舊件新器和復火幾種情況,接下來,我主講的也就是如何鑑別這幾種情況。”
“首先說老胎新繪,主要是利用清中後期及民國的白胎……”
衡越將幾種情況分別解說了一遍,然後指著講臺上的青花梅瓶說道:
“下邊,請同學們兩個人一組,一塊上來看看這件瓷器,然後將你們的結論寫下來交給我。”
李逸的位置比較靠後,輪到他時已經有二十來名學員看過了,動作快的結論早就交上去了。
看到前邊那一對開始往講臺下走,李逸看了一眼胡鍾月,起身朝講臺走去。
這件梅瓶高約28厘米,小口,豐肩,腹下減收,器形俊秀。
梅瓶通體繪青花人物圖,畫面中,兩高士交談甚歡,一小童在後玩耍,其中一高士手指紅日,面露微笑,蘊含“指日高升”之意,旁題“遊人故里千鄉客,劍舞宮中一酒仙”。
李逸小心的將梅瓶拿起,首先看款識,是青花六字雙行雙圈款的“大明萬曆年制”。再看胎足,是淺寬圈足,底部落款處略微凹陷,胎質如何他分辨不出來,不過感覺不是太好。
將目光轉向胡鍾月,看到她面色嚴肅的點點頭,李逸將梅瓶放下,開始細看釉色。
這一款梅瓶青花呈色鮮藍青翠,明淨豔麗,其中濃淡搭配和諧,能明顯的看出層次,而且,注意觀察的話,會發現青花彩色中含有手指印的紋樣。
李逸知道青花呈色豔麗是明晚期和清初的青花器的重要特徵,而指印紋更是被一些人認為是康熙年間青花器最主要的特徵。
還有,清康熙官窯青花十分盛行仿製明宣德、成化、嘉靖、萬曆的器物,而且不但器形圖案花紋仿製,連款識都是“大明宣德年制”“大明萬曆年制”等當時的款識!
很難理解,清滅明後瓷器上居然還書有明朝皇帝的年號款,可事實就是如此。
那麼是不是就能據此鑑定這款梅瓶就是康熙年間仿製的呢?李逸搖搖頭。
康熙青花的特徵之一是有指印紋,但是,有指印紋的青花器,卻不能認定全是康熙製品,因為青花上出現指印紋的現象在明萬曆後期已經開始。
至此,他記憶中那點瓷器的知識已經掏幹掏淨,至於這件到底是康熙年制還是真的萬曆年制,就只有依靠鑑靈牌了。
看到胡鍾月已經準備離開,李逸裝作不經意的用左手扶了一下梅瓶,隨即笑了笑,轉身跟著胡鍾月離開了講臺。
“你說這件梅瓶是真是假?剛才衡老師講了那麼多作假的手段,她不會忽然拿件真的來忽悠我們吧?”
胡鍾月的發問讓李逸愣了一下,是啊,為什麼剛才他一直都沒有認為這件瓷器會是假的呢?反而從一開始就在康熙和萬曆之間糾結?
看來還是經驗不足啊!不過不管怎樣,看來他鑑定瓷器的水平還是要比胡鍾月稍微高上那麼一點點。
“我覺得這件梅瓶就是真的,而且還不是康熙、雍正年間仿製的,它就是萬曆年的真品。”
胡鍾月長長的眼睫毛上下撲扇著,一雙大眼感興趣的盯著李逸,一副別客氣,請繼續的模樣。
“首先從青花顏色和圖案上就基本可以判定,這是一件真的古瓷,而不是刻意做舊的東西,然後從底部圈足和落款上又進一步排除了康熙朝仿製的可能,所以我認為這是一件萬曆年間的真品。”
李逸將自己的判斷簡單的講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埋頭填寫鑑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