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現在捶胸頓足後悔,不如好好照顧那些剩下的茶田,十多畝茶田的出產,足夠大家放開了喝,哪怕用這些茶葉和井水做茶葉蛋,都夠所有人吃成個大胖子!
在路上趕了五天,葉飛已經到了西境的邊緣地帶。
有山城那些大勢力提供的地圖,葉飛自然清楚應該從哪處地方潛入泰西。
近百年來,泰西的商隊不斷往來西境,不單單是他們對西境瞭如指掌,西境人自然對泰西也瞭解頗深。
而且,在此之前也有不少西境的商隊深入泰西。
雖然沒有刻意的收集情報,但是地圖以及泰西諸國的形勢卻也標註的清清楚楚。
泰西這塊地盤現在的情形類似於大夏國曆史上的諸侯爭霸,卻也有本質上的不同。
泰西採取的是領主制,實力強大的神選貴族家族佔據著一塊塊領土,將整個泰西劃分成了十八個領主國。
這十八個領主國的首腦並不以國王或者皇室自居,掌控領地的神選貴族族長被稱為領主,身份高貴,但對手下的小貴族並沒有一言決人生死的權利。
那些依附與這些大家族的小貴族們也並不以臣子自居,只是把自己和家族當成了那些領主所在家族的附庸。
即便是效忠,他們效忠的物件往往也只會是領主所在的神選貴族家族,而並非某個領主個人。
在這些神選貴族的潛意識中,大家身份相同,所相差的只不過是力量而已。
這樣做雖然看似隱患多多,但卻是幾千年來,貴族之間相互爭鬥妥協後的產物。
強大的神選之民,榮耀的獸化戰士,其血脈之力來自於天神的恩賜,大家都是神的選民,雖然實力有高有低,但全都是天神的寵兒,不應該劃分出階級上的差異。
這種論調在泰西出國已經達成了共識,在所謂的貴族圈子裡階級的差異並不明顯,最起碼錶面上大家其樂融融。
這種模式讓葉飛覺得相當有意思。
大夏國如今的形勢正不可遏制的朝著類似的方向滑落,可造成大夏國眼下局勢的,無非是皇室不夠振作,沒有足夠的實力重新掌控全國。
而地方上的勢力也沒有發展出足以推翻皇室統一全國的力量。
大家實際上只是這麼幹耗著,若是有一天有一隻強大的勢力出現,足夠橫推整個大夏國,那麼接下來發生的必然是掀翻皇室,統一全國,成為新的皇室。
找了一處毫無人煙之地,葉飛偷偷越過了西境的邊境,進入了泰西。
到了泰西境內之後,地勢變得平緩起來,適於種植作物的土壤,讓葉飛這個外鄉人看的眼饞不已。
事實上,在大夏國內有一種大家都認可的論調,若非西境多山,不利於調動大軍,那麼歷史上大夏國可能早就派出大軍征討泰西了!
沒太多理由,這裡的土地太肥沃了。
以泰西人那拙劣的種植手段,再加上奴隸勞作的低效率,土地裡的出產竟然可以養活所有泰西人!
可見這裡的土地有多麼肥沃,在這裡獲取食物有多麼容易。
稍稍感慨了兩句,葉飛加緊自己的腳步,朝距離最近的一塊領地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