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還是要去除噪聲和誤差的影響,也就是說,比對有顯著性差別的地方才行”,
“不能光按照方差來衡量差別大小,還要考慮時間長度和形狀本身的特點”,李文靜補充到,
“在谷底的導數和在峰頂的導數是不一樣的,所以還要進行歸一化”。
“沒問題,哥德爾系統幹這個太擅長了,我先不用考慮演算法最佳化”,王一男說,
“超算對付這個,是高射炮打蚊子,根本不需要最佳化”。
三十分鐘後,王一男寫好了顯著性區別檢測的程式,輸入哥德爾系統開始執行。
雖然演算法很簡單,但是資料量畢竟放在哪裡,原始發射的資料將近三十個小時,需要比對的資料幾分鐘,經過半個小時的計算,結果出來了。
有差異的地方非常多,即使只是選擇顯著性差異部分,在整個時間域的波形圖上,還是星星點點的佈滿了代表顯著性差異的不同顏色符號。
“似乎看起來差異點是有一定規律的”,王一男說,“但是不太確定”,
“因為中間一部分可能是誤差或者噪聲,另外一部分可能被我們忽略了”,李文靜補充到,
“從現在得到的差異點出發進行分析,難度實在太大”。
“嗯,確實是這樣”,仔細看了看哥德爾系統的輸出,王一男點點頭,“從樣本的角度上來說,噪聲太大了,想要還原出有價值的資訊還需要想辦法”,
“能不能訓練一下哥德爾系統的神經網路,讓它能夠從噪聲中儘可能恢復出原始的訊號?”,李文靜提議到,
“是個不錯的想法,不過按照夏農的資訊理論,只有當噪聲所佔的比例低於一定的閾值,神經網路才有可能發揮作用,否則,再牛的人工智慧都沒辦法”。
“最佳的方案,還是要在原始的資料上想辦法啊“,王一男嘴裡又開始唸唸有詞了,
“到哪裡去找更好的原始資料呢,或者說,現在的原始資料最大的缺陷是什麼呢?”,
“對了,文靜,要是這萬一真的是外星人的作品,你說他們的科技是比我們發達呢,還是比我們落後”,王一男好像發現了什麼,他問李文靜,
“廢話,當然是比我們發達啦,甚至都有可能比我們多一個維度,要不然怎麼可能無聲無息的消失”,李文靜開起了玩笑,
自動忽略了李文靜關於高維生命的狂想,王一男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樣的話,他們在任何科技領域都應該遠遠超過我們,比如說計時器”,
“計時器,這是什麼鬼?”,李文靜有些不明白,
“我知道了”,王一男像阿基米德一樣大叫起來,“如果真的是更高科技的文明,他們的時間精確度應該遠遠超過我們,我們現在的取樣速率是每秒鐘四萬次,也就是說每毫秒取樣四十次”,
“這個指標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已經非常好了,但是別的文明可能是把資訊放在微秒為單位的波形中”,
“你是說我們拿到的原始資料實際上已經丟掉了太多的細節,很有可能有價值的資訊就隱藏在這些細節裡面”,李文靜也有點明白了,
“這種猜測是非常合理的”,王一男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推斷是正確的,
“你看看,我們收到的資料是把幾十個小時的訊號,壓縮到幾分鐘的時間,從這個細節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這個未知文明的時間觀念,或者說時間刻度很有可能是遠遠超過我們的”,王一男說,
李文靜和趙克勤都點了點頭,這是一個非常合理和自然的推斷。
“所以,只有把時間刻度進一步細分,才有可能發現隱藏的真相”。王一男說,
“可是我們拿到的,已經是最好的資料了,鐳射雷達訊號接收機的取樣頻率就只有每秒四萬次,微秒級別隱藏的東西,活著就算十微秒級別隱藏的東西,現有裝置是察覺不到的啊”,李文靜說,
王一男點點頭,“是啊,細節才是真正的魔鬼”,
“就算咱們現在研發出每秒四十萬甚至四百萬次取樣的訊號接收裝置也沒用”,
“等到鐳射黑洞再次出現,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真不甘心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