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周陽注意力的,是兩枚鑄幣,確切地說是銅錢。
外圓內方,顏色為青黑色,幣面寫著四個字:元豐通寶。
腦海裡浮現有關三枚銅錢的諸多資訊:
“名稱:元豐通寶銅錢”
“時期:北宋”
“特點:字口清晰,輪廓精準挺拔,尺寸略大於行用錢。”
“進階資訊:元豐通寶,北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鑄造。有小平、折二銅錢,有篆隸行三體,鑑別艱難,需歸納總結,刪繁就簡,提綱挈領,抓主抓重。”
“版式普通,存世量大,收藏價值大於經濟價值。”
只片刻,周陽便已經將三枚銅錢的根骨看了個清清楚楚。
雖然已經知道自己身上的玉佩不一般,可當再次利用其功能時,周陽仍覺得神奇。
“我真不想開掛……”周陽凡爾賽,奈何自己就是天選之子。
他收回目光。
一開始還頗感興趣,三枚銅錢竟然是北宋神宗年代的玩意,要是自己歷史沒白學的話,是蘇軾那個年代!
但玉佩給出判定,由於版式普通,存世量大,經濟價值不高。
說的很專業,很委婉,挑明瞭說,就是不值錢。
這三枚銅錢,就是花花架子,可能還及不上三枚老銀元!
但周陽沒有離開,想著入手。
蚊子腿也是肉!
他想開一間古玩店,在這之前,收集一些藏品是有必要的。
“老爺爺,請問您是攤主嗎,這麼早多冷啊。”
周陽收回目光,儘可能藏起對銅錢感興趣的表現,從不相關的話題入手,掩蓋真實目的。
周陽畢竟是活過一世的老油條了,深刻知道市場中買方和賣方這點小九九。
前世南下打拼,他不止當過打工人,也賣過盜版光碟,小紅書。
要不是城管的存在,周陽靠倒賣這些小東西也能混個小康。
在交易中,買方和賣方的主動權很微妙,往往,一句話就能決定誰獲勝。
要是上來就表示想買,那攤主肯定隨便宰,宰多宰少,全看心情。
這玩意兒,就是博弈。
老人從遠處收回目光,落到周陽身上,從始至終,波瀾不驚。
眼睛的大小都沒有絲毫變化,左眼稍微大點,右眼的睫毛塌了兩根,遮住視野。
“小同志,我不是攤主,你要是想買東西,得等等。”
周陽欲蓋彌彰:“買啥呀,我哪裡有錢買這些東西,老爺爺,天早,地上涼,你趕緊站起來吧。”
周陽語罷便要去扶,心裡則暗罵對方老狐狸。
“不是攤主?你不是攤主,我把這條街上的灰舔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