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崇禎的軟肋,手段方法不多,不能讓群臣聽命於他。
“殺雞駭猴!”
秦浩明口裡徐徐吐出四個字,便不再多言。
崇禎緩緩點頭,頓時明悟。甚至,他心中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接下來,在臨別之際,秦浩明一共向崇禎彙報了三件事情。第一,請求崇禎皇帝授予福建總督全權處理琉球和倭國之事。
第二,登州衛要在京城開海鮮酒樓,請崇禎題詞。
第三,免除宣大五省三餉徵收,同時宣大五省也不費朝廷一分糧餉。
出於對秦浩明的信任,崇禎一一給予准奏。
暮色暗淡,殘陽如血,京城上空如鑲金邊的落日,此時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夢似幻,好不真實。
一抹殷紅色的夕陽照在西山上,湛藍湛藍的天空浮動著大塊大塊的白色雲朵,撒在熱烈交談的君臣二人身上。
遠處,王承恩如木樁一樣站在宮內苑門口,擋住任何想要接近的宮女宦官,不讓他們打擾君臣間的交談。
“愛卿想法獨特,然行之有效,實乃治國良才。
可惜朝中黨派叢生,多是人浮於事,不是以事情對錯為準,而是以黨派利益為先,著實可惱可恨!”
一陣清爽的夜風撲面而來,崇禎彷彿一切煩惱與疲憊都置之度外,與秦浩明一席話,身體每一根緊張的神經也漸漸舒緩下來。
即使在談及他最為厭惡黨爭之事,也有些風輕雲淡。
“皇上天資英武,立志振興國家,可是事實上禍亂更加嚴重。
這是由於政策寬大、嚴厲二者的運用雙方面都偏輕偏重,聽取意見的方式太過偏頗。
治大國,若烹小鮮固然不錯,但亦分輕重緩急。
皇上當初懲治不法宦官專權,任用群臣百官權力寬大,大臣們習慣於此,只爭論意見的異同,忽略了防患措施的準備。
建奴都打到京城門口,可國庫卻空空如也,誰之過?當然是首輔和朝中每位大臣之過!
然而他們都束手無策,把問題全部甩給皇上,這豈是臣子所為?
為了一己之私,反對朝廷收商稅,卻對地方百姓增派練餉,使得地方官員救過不暇,下邊百姓無復聊生。
說起來朝廷好像有錢了,但建奴還是一樣的強大,盜賊的禍害更加擴大。
其實微臣以為,首輔不一定非要名望高,而是有權謀且勇於任事之人為佳。”
夕陽吻地的輕響,劃分了白天與黑夜。於是池魚歸淵,倦鳥投林,崇禎和秦浩明邊走邊談,載著夕陽的殷殷血焰歸去。
風兒吹皺的河面,泛起了層層漣漪,折射著殷紅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紅色的瑪瑙,熠熠生輝。
遠處的小竹林閃著綠幽幽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響竹葉,風兒吹動樹葉那颯颯作響的聲音,一如此刻崇禎的心情,憂愁頓解,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