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三國演義》裡面,此人就是典型的三姓家奴!
這種人到底要不要招降呢?
他考慮了半天,還是決定,招降此人試試。
畢竟此人就是個領兵將領,而且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劣跡,不像洪承疇、吳三桂和尚可喜等人一般,竭力幫助建奴打自己人,為建奴打下了大片大明江山。
這種人,大不了招了不用,讓其回家養老,完全沒必要硬跟人家拼個你死我活,再逮住殺了。
想到這裡,朱器圾當即親筆寫了封招降信,命人射入城中。
大致意思就是說,姜瓖,朕念你本是明將,又沒什麼惡跡,所以,給你個機會,如果你願意開城投降,朕饒你不死!
姜瓖收到招降信,心中可謂五味雜陳。
他當然知道自己名聲不好,畢竟,他已經投降兩次了。
不過,他並不是一個特別怕死的人,他前兩次之所以投降,主要是因為戰場形勢讓他看不到什麼獲勝的希望了。
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順軍攻打崇禎朝的時候,還是在山海關的時候多爾袞率軍攻打大順朝,他都看不到什麼獲勝的希望。
說白了,他就是個牆頭草,哪邊風大就往哪邊倒。
現在的形勢,明顯是永盛朝要強於建奴,他心裡其實早就有那麼一點想法了,但是,他又怕永盛帝痛恨他這種反覆無常的人,就算投降,也把他砍了,所以,他一直在猶豫。
這會兒收到招降信,他這心情著實是複雜無比。
唉,在人家眼裡,他就是個小人,他這名聲早就臭了!
不過,還好,總算是保住了性命。
而且,還有一件事情也值得慶幸,那就是他還沒把自己的兒子姜之升送去京城。
前幾天,他就收到了建奴朝廷的詔令,“在京官員三品以上,在外官員總督、巡撫、總兵各送親子一人入朝侍衛,以習禮儀,察試才能,授以任使”。
這擺明了就是要把自己的兒子交上去做人質啊!
所以,他猶豫了一下。
沒想到,這一猶豫,永盛朝大軍便打過來了。
這運氣,真是沒話說。
要是永盛朝大軍再遲來幾天,他估計就把兒子給交上去了。
到那時,這兒子可就沒了!
他拿著招降信在那裡胡思亂想了一陣,終於緩緩站起來,朗聲道:“傳我命令,開城門,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