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龍是鄧紅霞出道第一張專輯的製作人之一,他可以說是看著鄧紅霞進入華語樂壇,一步一步成長為巨星!
他跟鄧紅霞的父親雖然地位上有著極大的差距,但一直都有不錯的私交。
鄧紅霞要正式隱退的事他知道。
對於鄧紅霞這最後一張專輯,可以說是收官之作!
劉小龍的重視程度,甚至不比鄧紅霞低。
在“音源洩漏”事情發生後,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林飛航,卻是救星。
聽著劉小龍的吹捧,閒話幾句,林飛航便問了新專輯製作進度。
實際上,雖然鄧紅霞已經開始正式錄歌了,但進度還是很慢。
劉小龍已經採取了一種很節省時間的方式。
鄧紅霞以往的新專輯,都是先由樂隊最好整張專輯的所有伴奏,鄧紅霞再進行人聲部分的錄製,之後還要進行混音,而後是母帶整體後期製作。
正常音樂公司也都是這麼做的。
而劉小龍這次調整了次序,他不是等所有伴奏都錄製好了,才開始錄製人聲部分。
而是出一首伴奏,讓鄧紅霞馬上唱一首,一首錄音成,馬上混音,而後交給後期團隊馬上做!
七首歌全部如此!鄧紅霞就不用等伴奏都出了,才開始錄製,混音也不用等錄音全部成,才做,後期團隊更是不用等七首歌全都做好前期,才開始工作!
加班加點的都先忙起來!
這樣安排自然極大的縮減整張專輯的製作時間!
鄧紅霞的團隊也非常專業!是業內頂尖的!
但就算如此,按照劉小龍的預估,哪怕全加班,也需要天半到兩天的時間才能做好。
這還得是在鄧紅霞身體別出問題的情況下。這兩天鄧紅霞都沒怎麼休息,每天都只睡了兩三個小時,一旦她狀態不佳影響到演唱,或乾脆病倒了,那專輯的製作時間必然更長!
“飛航先生,聽鄧小姐說,之前錄製的小樣,是在你的指導下成的?”劉小龍說情況,又問林飛航。
“對。”林飛航點了點頭。“那飛航先生對劉小龍正想繼續問什麼。
叮鈴鈴……手機鈴聲,是林飛航的。
林飛航掏出手機一看,是塗光明打來的,他便對劉小龍微笑示意了一下“接個電話”,而後踱步走向走廊盡頭,接通。
“喂,塗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