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挺意外的…
不是意外《小時代》首周票房,畢竟原時空,《小時代》首週四天的票房是2.68億,已經被削弱五千萬了…
意外的是《智取威虎山》上映第17天的單日票房居然超過了4300萬…
不止呢,工作日,《小時代》是1700萬,《智取威虎山》則有2200萬…
《小時代》的跌幅也太誇張了吧!
難道自己的微博這麼有號召力?
好吧,其實是院線降了排片——《小時代》的排片被砍到27%,《智取威虎山》依然是34%…
原因跟他發的微博也有一定的關係——各大營銷號、大V跟上,勸說大家不要討論《小時代》,主動給它降溫。
原時空,《小時代》之所以票房這麼高,除了粉絲支援,跟大眾審醜也有一定關係。
後期的票房幾乎全是一堆觀眾懷揣好奇心想看看這電影到底有多爛,無形中給它增加了熱度,票房…
媒體‘主動’降熱度,尤其是微博‘主動’…
沈林…繼續宣傳《智取威虎山》咯。
對了,路演宣傳,他本來打算一個字也不提《小時代》或者郭小四,無論誰問,無論怎麼問,他也不會開口,只在微博上輸出一下觀點。
頗有點鍵盤俠的味道…
《智取威虎山》最後一站宣傳回歸北京,沈林還是被現場觀眾整破防了。
對方說:我不理解為什麼很多人說《小時代》是爛片,在我看來,藝術沒有門檻,只是個人審美不同罷了…
大林子直接回答:“我不贊成藝術沒有門檻只是個人審美不同這句話,從一個大類的藝術評論標準來說,任何藝術門類,都是有門檻的,有很多作品,的確是你必須有一定的審美基礎,才能夠得出相對正確的評價。”
“就像我剛知道《教父》的時候是11歲,很多人跟我說《教父》有多經典,我就去看了,然後覺得…就這?
一點也沒有《古惑仔》好看!
《古惑仔》多熱血啊,有兄弟情誼,還有英雄主義,《教父》有啥?
後來,稍微長大一點,大概瞭解一點電影,尤其是自己做了電影之後,知道了《教父》的偉大,鏡頭、佈景、分鏡、臺詞、光線、演員演技、音樂放在整個電影史上來說都是最完美的那種,這部電影有一定瑕疵但是幾乎沒有錯誤的地方,雖然沒有人規定電影該怎麼拍,但是教父1就做到了教科書,仔細去看看每一個段落的細節,表演的細節,該表達的地方就用電影視覺的手法表現出來了,沒有多餘的地方,這應該說是真正的電影教科書!”
“問題是我是學了電影,才曉得這些,大部分人的審美,都停留在《古惑仔》比《教父》好看的階段,就覺得我能看懂,覺得好看,你說的那些太高深,我看不懂,所以你不能用你的審美來強壓我。
還有一種情況,會影響你的審美,就是粉絲濾鏡,就像我們主流觀眾都覺得《小時代》這樣的電影特別差,但是你真以為郭的粉絲只是出於對他的支援才去買票嗎?不是的,他們是真的覺得《小時代》好看…
這種情況下,對作品的合理的評價,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影評人們就不要白費勁了…”
“你在微博上說不做這樣的電影,是因為有自己的底線?”
沈林想了想,回答:“總有人跟我說《小時代》這樣的電影氾濫會對中國影視形成衝擊…其實不會,為什麼我說這個現象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