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熱度一直很高,國際巨星嘛!
但作為導演,確實是新手,雖然第一部作品《讓子彈飛》直接封神,但底蘊擺在哪呢。
這是沈林自己的看法…
而且,他也從沒把自己當成大師!
所謂大師,一定是作品能夠在電影史上取得劃時代的意義,一定是在電影語言上開創了一些東西,比如《公民凱恩》的深焦攝影和場面排程方式,幾乎定義了現代電影的視聽語言基礎;
法國新浪潮時期的《四百擊》《筋疲力盡》等作品則完全開啟了電影的另一種敘事邏輯;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則把觀眾在電影中的參與感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幫人,無一例外都找到了新的電影語彙,為電影拓展出了一大片空白區域!
從這個維度來講,沈林差飛了。
所以,他也不是很在意…
不過他的粉絲可不一樣,沈林的的粉絲很瘋狂的。
貼吧、微博,各種狂懟張衛平…
“我估計張衛平就是想炒作一下《山楂樹》…那記者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嗯,《新京報》的記者。”
“那我能理解了!”
何喵問:“我們要不要回應一下?”
沈林擺手:“沒有必要…”
有什麼可回應的?
閒得無聊不如去騎個馬,他的生活不是隻有電影!
“對了,《山楂樹》票房怎麼樣?”
“不咋地…首週五天4200萬…”
“不錯了,一部文藝片,而且都是新人主演…”
小黃鴨出道了!
在這個還沒有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的年代,作為“謀女郎”或者“某女郎”橫空出世,是娛樂圈新人的捷徑之一。
怎麼說呢。
鞏利那個年代,新人演員多半還需要老老實實地在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待滿四年,然後在製片廠等待著分角色,從一部又一部影視劇中的小配角逐步爬到主角的位置,再有一點點機率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而但凡你幸運地被阿謀選中,成為謀女郎,那你就會一夜間成為整個中國普通老百姓嘴裡唸叨著的名字,從此星途坦蕩,至少是個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