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的審查制度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不能跟國情脫離太遠。即便是商業電影必然涉及的正反對立元素,也絕不能有邪能勝正的主題。”
“這個大的框架沒問題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但我聽說《老千》的結局被改了?”
“也不能算強制刪改…我們本來就不確定用哪種結局,主角是個罪犯,最後失蹤了,商業片,這麼改挺好的!”
鄭寳瑞來了興致:“那你具體說說。”
沈林接過他遞來的椰汁,抿了一口:“怎麼個具體法?”
“比方說青澀戲…”
“因為內地沒有分級制度,電影是面向全年齡段的!你如果不是大導演,拍青澀場面就用兩臺固定機位,只拍男女演員的臉部特寫,其它的部分不要拍!”
“大導演?”
“你沒看過《無極》?”
“哦…我明白了!”
梁佳輝怕過《周漁的火車》,他很清楚這個尺度在哪…
那電影就一句話總結:女主角反反覆覆買火車票,和兩個人反反覆覆上床…
劇情就是這樣,典型的青色劇情片,但你真正看了,連腳踝都不露出來…
這也叫情慾?
不敢拍唄,拍了也沒法過審!
“那暴力戲份呢?”
“最好拍全景,不要有血淋淋的特寫鏡頭,技術化的展示或視覺的展示沒有用!”
“那…那我們那個屍體也沒法展示?”
《孤膽特工》小米媽媽被黑幫挖空了器官,屍體赤果著捲縮在汽車後備箱——這個鏡頭很重要,不僅觀眾受到衝擊,主角也受到衝擊,對反派的仇恨在這一時刻達成共識了…
沈林嘆了口氣:“不好說…”
不是不好說,是肯定不行——原版的《孤膽特工》這段都刪減了…
大林子正在想辦法拉上金盾影視,走公安系統過審。
什麼?
有沈林,你還擔心不能過審?
這麼跟你說吧,《霍元甲》差點沒過審!
沒辦法,中國電影有一套組織系統,既負責文化,也負責別的,什麼都負責,各級組織都有自己的審查系統。
姜聞最尷尬了——當年《鬼子來了》,沒經同意出國領獎。上面有人告訴他,他被禁了五年,他也懶得求解封,五年時期到了,他去電影局問,人家告訴他從來沒有禁過他當導演,也沒有任何文書證件禁止他做導演。
梁佳輝還是有點不解,問到:“那為什麼《天堂口》那麼爛?”
“…應該是沒錢給他補拍拍吧!”
畢竟香港電影習慣了補拍…
……
陳奕利導演很神奇的,《天堂口》、《愛·出色》、《我最好的朋友的婚禮》,每一部都是眾星雲集,每一部都是口碑、票房稀碎!
吳語森真的很對得起他了,《天堂口》,一千萬美元的投資,孫紅壘、吳彥祖、劉曄、舒淇、張振、楊友寧、李曉露…
這陣容,看著都流口水!
票房只有兩千萬,事後,導演還說‘作為一個在國外長大的人,並沒有摸透中國電影觀眾的口味。’、‘我會帶著《天堂口》去威尼斯接受世界觀眾的檢閱!’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你們不欣賞,老外會買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