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大唐榮耀》在日苯票房連冠…
堅定了韓總開發大片的想法,他的設想就是《三國》。
剛好吳語森回國發展…
插一句,吳語森回國之後,第一部電影叫《天堂口》,《喋血街頭》內地版——浪費一幫大明星,完全是八十年代港片的風格,吳語森的審美跟不上時代了…
然後中影還把《赤壁》交給他了!
當然,真正出錢的是橙天影業——上個世紀,《荊軻刺秦王》的票房慘敗,讓韓三坪親眼看到了商業大片投資背後的驚人風險。後來在他親自參與的所有大片專案中,規避風險永遠首當其衝,能用別人的錢儘量用過別人的。
然後《無極》又栽了更頭…
韓三坪對陳導演總是很信任,很寵溺…
……
沈林驅車前往中影。
韓三坪沒有廢話,直接跟他說了中影準備聯合吳語森打造《赤壁》。
“…《赤壁》,導演是吳語森嘛?”
“對,能掌控這麼大投資的導演,目前只有他一個。”
“可是,《風語者》直接把米高梅坑到破產了,吳語森之後又拍了《記憶裂痕》,票房也是慘敗…他在好萊塢混不下去了。”
韓三坪愣了一下,然後問:“那你覺得誰合適?”
“拍這種大史詩片,肯定要找懂歷史的!”
沈林其實也不知道…
否則就把專案丟給他了。
還是那句話,要對三國進行改編,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改編幅度太大,觀眾會有些難以接受。
而且如果不跳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重新構建歷史體系,就很容易被認為是胡編戲說。
羅貫中對歷史的改編幾乎完美,要寫得比他還出色,簡直是地獄級別難度。
無論是照搬《三國演義》,還是另闢蹊徑,都難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電影跟電視劇不一樣,一個電影角色的塑造大有講究,要符合歷史,又要符合大眾心理預期,羅貫中所影響的心理預期,還要有所創新,這又是一個大難題。
韓三坪:“你寫劇本也不行?”
“我倒是能寫,但是你確定我寫好劇本,吳語森導演會照著拍?”
《赤壁》,不是很難寫,主要出場人物就那幾個,諸葛亮、周瑜、孫權、曹操、黃蓋、魯肅,一隻手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