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麼評價這種行為?”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什麼東西?”
“就是一個網友重新剪輯了《無極》,用《法治線上》的方式惡搞了《無極》…”
沈林大概解釋了一下,然後回答佟亞麗:“這種叫惡搞,美國最大的影片網站油管有很多網友剪輯的短片,我覺得很正常吧…四大名著、聖經、歷史人物都可以惡搞啊。大眾文化解構權威的傳統由來已久,比如中國民間很多相聲、曲藝就是惡搞孔子的,惡搞也是一種文化,不用把“文化”理解得那麼狹隘,人類創造的精神產品,在社科意義上都是文化。”
“行了,我們看電影。”
……
《石頭》是國內首部多線敘事的電影。
所謂多線敘事,就是由幾條線索分開敘事的結構,看著好像毫無關聯的幾條線索在一個核心動機的牽引下,快速地前進,在一個時間段由其中的一個線索串聯起其它故事,然後達到戲劇高潮。
《石頭》開頭,直接用蒙太奇從多個視角分別敘事。
幾個零碎的鏡頭交代了人物,然後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乍一看好像雜亂無章,但其實它的內在邏輯是相當清晰地!
三組人物,一條是以包世宏為首的保衛科,一條是道哥、黑皮、小軍三個賊,還有一條是馮總派來偷玉的國際大盜麥克。
電影一開始就設定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交叉點連線了主要的三條線索。
索道上謝小盟的可樂瓶從空中墜落,砸到了正在開車的包世宏和三寶,在包世宏和三寶下車找“兇手”的時候,車卻順著道路往下溜並撞到馮總的車;
另一邊,道哥、小軍和黑皮在假裝搬家公司偷東西,出來後正碰到交警,黑皮準備用錘子敲交警脫圍;
這時正好聽到“砰”的撞車聲,交警就放了三人。
這三組人物唯一一次在同一時空正面的衝撞就發生在這裡。
整個過程是八分鐘!
所以,剛開始很多人看的一臉懵,不知道這玩意在講什麼。
天一腳,地一腳演什麼呢?
直到三條線索匯聚在一起,第一個高潮點到了!
所有人都笑了。
觀眾是非常享受電影設定這種小花招的,幾段貌似零散的鏡頭,已將片中的主要人物和因果關係捋得清清楚楚。
既展示了導演的敘事技巧,也讓觀眾得到了解謎的快感!
所以,多線敘事受到推崇。
《石頭》之前,國內的喜劇片,要麼是港式無厘頭,要麼馮曉剛式的小品,這些電影有好有壞,但一般都是以故事時間和發展順序為線索,以故事發生的因果關係為敘事的動力,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邏輯結構來敘述電影的故事情節。
多線敘事妙就妙在凌厲的蒙太奇式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