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妄這時感受到了一股無比親近但十分陌生的氣息。
他,或者說是燧人氏,聽到了輕快的歌謠。
歌聲中,燧人氏看到一名蛇尾人身的美麗女子,戴著花環大地上不斷行走,感悟著什麼、找尋著什麼,又帶著幾分微笑的,在一處泥潭前坐了下來,捏了幾個泥人,吐了一口氣息。
那泥人就活了過來,開始奔騰跳躍。
女子若有所思,開始了不斷感悟、思考、捏泥人,這個過程持續了十分久遠的歲月,而後她像是悟通了什麼,取來一根柳枝,沾了那些普通的泥土,甩出了一隻只泥點,這些泥點就化作了人影,在大地上奔騰笑鬧。
一隻泥點卻因為被甩的太遠,落入了海水中,其上殘留著造化之力,卻並未變做人影。
這是‘泥點’在對燧人氏解釋它的由來。
也是燧人氏開始變強的秘密。
泥點中不只是包含了造化大道的殘存奧義,還包含了女媧造人時的諸多感悟,以及人族是如何形成的整個過程。
泥土並不是關鍵,泥土只是五行具象後的載體。
關鍵的,是‘產生意識’的過程;從無到有,卻有跡可循,是生靈大道的共鳴,也是由【物】到【活】的演化。
大道之靈誕生於大道,自稱神明,與天地本源之力相近;
先天之靈誕生於萬物,乃萬物之靈,為【物】至【活】的延伸。
燧人氏便覺得,天地間似乎存在一張看不見的網,這張網套住了許許多多、渾渾噩噩的意識,這些意識想要在天地間顯露……
‘這就是靈。’
而後,燧人氏踏上了尋找靈、感受靈、提升自己靈的旅途。
他在海底漫遊,在那些海島上棲息,與生靈的智者們交流,足跡從南野之南蔓延到了東野之東。
燧人氏見到了形形色色的生靈,也遇到了讓他留戀的感情,但他始終沒有停步,因為他最終要回到那片焦土。
生靈之力變得越發強大。
造化大道的餘韻,讓燧人受益無窮。
如此過了千年,燧人氏依舊保持著年輕人的面容,而在一次探尋靈的過程中,他踏入了一個古老卻殘破的挪移陣,闖入了另一片神的領地。
挪移陣是單向的。
燧人氏就這般進入了天外。
吳妄彷彿是在看故事一般,用燧人氏的視角,感受著燧人氏前進的路途。
最初的不易、得到造化泥點後的騰飛與崛起、不斷感受到靈存在的欣喜……都讓吳妄道心震動,且久久不能自拔。
可能是離開了家鄉的緣故,燧人氏的天外之旅沒有了沉悶,故事節奏也變得輕快了起來。
天外也是有人族的。
女媧造人、感悟生靈大道,是發生在第三神代末期,而後人族開始興盛、百族逐漸出現。
其後才有燭龍的崛起,邁入了第四神代。
第四神代雖然短暫,但卻是生靈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燭龍根本對生靈不屑一顧,天天惦記著如何吞噬其它強神的大道,心底想著老子天下無敵,結果被帝夋偷偷摸摸合縱連橫,最後被眾神合力趕去了天外。
燭龍離開時,眾神帶走了許多生靈——畢竟神大人們也已經習慣這些生靈奴隸的侍奉。
天外就是第四神代的延伸,只是燭龍不斷衝擊天地封印,搞的日月陰晴不定,天地之間也出現了週期性的‘靈氣潮汐’。
每次燭龍在天地封印上撞的頭破血流,天外之地就進入了靈氣相對充沛的時期。
而每次燭龍靜養恢復力量,天外之地的靈氣就開始消退,不過消退的幅度也並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