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二溝 (第2/3頁)

推薦閱讀: 逆楚

但千百年來由於秦嶺溪流切割,洪水沖蝕,形成了諸多破碎零亂。溝壑縱橫的原面,對交通與用兵都是極大的障礙。平原之上挖掘壕溝,都可以阻敵之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造就了潼關奇特的地形。

南面的秦嶺難以翻越,北面的黃河難以度過,然後從秦嶺流向黃河的溪流,造就了眾多的溝谷。這些溝谷還多是南北走向,正好卡住了河南通向陝西的道路。

粗粗一數,潼關境內。南北走向的溝壑就有近千條,十里長的溝壑也有十餘條,將一個平原切割得支離破碎。很多原地還高低不等,有著落差。

溝壑處處,原高溝深、陵谷起伏,這樣的地勢,當然不好走。

便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在平原上走著走著,前方好好的地面,突然出現一條深谷。除非翻過深谷,否則繞道而行,極可能要繞上幾天,望原跑死人。

或許單人獨馬,藝高膽大者可以慢慢翻越,但有行李車馬,拉行輜重者,難道可以飛過這些不時出現的溝塹?

有些溝谷落差甚至達到上百丈,所以就需要道路。

函谷關其實也是這樣的地勢,稠桑原向北一直延伸到黃河岸邊,黃河由原畔流過,兩相連線,無有隙地。原上溝壑繁多,落差普遍在百丈,河邊更懸崖高聳,所以東西大道只有橫過稠桑原,別無它路。

也正好有一條深溝可以作為通道,就造就了函谷古道的險要,站在溝下往原上看去,谷深崖絕,山高路狹,本質上,潼關、函谷關,都是黃土高原地勢的延續。

後來黃河下切,稠桑原北端近河處有了灘地,過往行旅就可由灘地行走,不必再橫過原地,函谷關險道沒人再走,哥舒翰悲劇不再。

潼關的優勢,除了秦嶺、黃河,也更多體現在溝谷上,最有優勢的溝谷便是兩條,一是遠望溝,一是禁溝。

遠望溝就在潼關之下,城池東南麒麟山腳處,北接黃河,南面向秦嶺方向延伸,長達二十多里,溝長谷險,可謂守護潼關城池的一道天然屏障。

然後遠望溝西去約五里,有一條平行溝谷,便是禁溝。

此溝更深更長,南接秦嶺蒿岔峪口,北至潼關城南面的石門關,長達三十餘里,深深攔住任何想從河南通向陝西的行人,讓他們只能走潼關城門。

歷代也認識到禁溝對潼關的重要,在溝的兩面,建了眾多烽火臺,每三里就修一臺,還有十二座配套的城池,稱為十二連城。

平時禁商旅,禁行人過往,還禁止砍伐溝中樹木,於是與秦嶺、潼關一起,形成了飛鳥不能逾越的堅固防線。

兩溝之間的原地,當地人稱之為麟趾原,又稱南原,這塊位於潼關南面,長約二十多里,寬約四、五里的平坦之地,舊日多是潼關守軍屯糧種麥之所,原上也聚集了一些衛所村落。

以軍事上的考量,守住遠望溝與禁溝,敵軍就不能潛入陝西,更不能繞到西門,潼關城池就不會被團團圍困,來自陝西腹地的援兵與糧草,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援。

所以二溝非常重要,與潼關蟬聯才使得城池固若金湯,故有“故守關而不守禁溝者。守猶弗守也,守禁溝而不建十二連城者,守猶未善也。市尤一室之內,杜門塞竇。以防鳥雀之入,而忘閉其牖也”的說法。

歷史上唐將田令孜率兵十萬鎮守,黃巢偷偷越過遠望溝,又越過禁溝,繞到城的背後。才奪取潼關,直搗長安。

李自成若想發揮人海戰術,也唯有攻入麟趾原,圍打南門,南水門,上南門等處,否則若只想攻打東門,北門等,必敗無疑。

只是闖賊各將飽經戰陣,自己能想的。他們肯定能想到。

眾人匆匆來到上南門,這裡仍然是麒麟山的一部分,城門稱為“凌雲門”,城牆往西面過去,則是下南門“迎燻門”,還有南水關。

以地勢來說,上南門頗險,劈開坡地為城門,便若東門一樣,不好攻打。

下南門基本在平坦的原地上。南水關也較緩,不過南水關的城樓西段城牆,已經連線上了鳳凰山,賊軍若是渡過遠望溝。主要攻打的,應該就是下南門了。

當然,就算攻打下南門,也不是那麼好打的,城牆高厚,有四丈之多。馬面聳立,增加了城段的防守能力,而且只攻打一個城門,也會讓闖賊龐大的兵力無用武之處。

所以他們應該還會攻打上南門與南水關,上南門雖險,總好過打東門,南水關眼下潼河也不深,眾賊應該會踏著河水攻關。

他們可能還會攻打禁溝,嘗試繞到城背,假如他們能先期打下遠望溝的話。

“估計闖賊會翻越牛頭塬,過各個溝壑原面,布兵對面原上。那方再難走,也好過走金陡關入東門,他們幾十萬兵,也才能擺得開……也才能以優勢的兵力,攻打遠望溝,攻入麟趾原後,可一面攻城,一面攻打禁溝防線……”

高尋沉思說道。

對面溝溝壑壑,原面塊塊,然常年村民行走,總有一些交通的小路,流賊又是人多,擴大路面不是難事……到了溝對面那塊平坦龐大的原地,也才可以使他們擺得下兵力,從容攻打過來。

而若走金陡關入東門,那種幾里長狹窄險隘的路面,官兵太好設伏了,闖賊定會落得個哥舒翰的結果,這一點,他們想必也會想到。

眾人都贊同高尋的看法,一幕僚道:“所以,我師第一道防線,便是遠望溝,不可使賊進入南原。”

眼前這片南原地,視野遼闊,平坦的地面一直向南延伸到秦嶺,東西兩溝之間原地寬度也在數里,上面分佈了不少城堡村落,周邊稀稀拉拉種了一些麥子,向是潼關衛重要的屯糧之地。

看著這個地方,孫傳庭心潮起伏,當年楊閣部設下“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闖賊被曹變蛟等逼入潼關,自己奉恩師洪承疇之令,在這南原,還有附近,設定了三重埋伏。

闖賊中伏,於南原之戰幾乎全軍覆沒,屍積如山,最後僅以十八騎突圍出來,逃入商洛山中。

那時闖賊惶惶如喪家之犬,沒想到幾年過去又再興起,還主動來攻打潼關了。

最新小說: 七日通靈 鬥營 重生之女翻譯官 娘子,吃完不許逃 霽雨初晴 春有百花冬有雪 重生之女配複仇記 徒弟個個都很拽 廢後也瘋狂 妃常神秘 犯上逆臣:從娶公主開始 從零開始的劍神 醉紅顏:朕的傾城鬼後 美人藏心 榮耀之愛 女帝 世間情深至蘭極 初遇時他還是少年[重生] 星際幻想Z 星際女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