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感謝朋友們投票,每次請票,都有一、二百張,非常感謝。
如ataruandbing、夢話情俠兩位書友所言,看了看症狀,可能我真的低血糖了。
另:十二點前後還有一章。
……
風雪中,鍾顯才眺望這座有著“鳳凰城”之稱的大同城,眼前的城池,雄壯非常,估計主城周長有十三、四里,城牆更高達四丈有餘,上面城樓、角樓、敵臺樓、雁塔等樓閣環列,密密麻麻。
四座城門皆有甕城,圍繞城牆,有著深深的護城河,城池四面,還各設有關城一座,每城週五裡到七里,整座城池佈局,依著地勢,便若一隻欲展翅騰飛的鳳凰。
看其樓堞環列,壁壘森嚴的樣子,鍾顯才暗贊,若守軍得力,要攻打這樣的城池,便是靖邊軍,也會產生有心無力的感覺。
不過事實證明,最重要因素還是人,以大同城的堅固,歷史上無論面對李自成,還是清軍人馬,都是不戰而下,舉城投降。
看鐘顯才出神的樣子,身旁王徵不由得意,大同城的雄偉,外人初次見到,鮮有不被震到的。
此時大同巡撫衛景瑗,正急急趕往東路,卻不在大同城內,而大同城池,自崇禎四年,太監劉文忠監視大同軍馬後,此後多年,城內未設有鎮守太監。
眼下城內身份最貴者,便是代王,知府董復,還有王樸之父王威。
接到兒子王樸的緊急書信後,王威思前想後,最後一咬牙,還是決意與王鬥合作,現在王樸在他心中份量極重,由不得他不重視其意見想法。
往常裡,兒子在他心中只是個紈絝子弟。沒想到越來越有出息了,現在更封伯爵,光宗耀祖,每每想起。王威都覺臉上有光。
王威身為左都督,九佩將印,為提鎮者五十年,在大同勢力根深蒂固,城內鮮有可反抗其者。抄查各大家產業只是小事。
接到靖邊軍將要到達的訊息後,為表示自己重視,一大早,他就冒著寒風,親自到東關迎恩門外迎接,隨同的,還有王家家主,大同城一些親近商賈士紳等。
王威飽經軍伍,見多識廣,不過。見到鍾顯才率領的右衛白虎營甲等軍時,還是忍不住讚歎。
兒子的新軍,已經讓他稱讚,言其青出於藍,勝於藍,然與眼前軍隊一比,又是遠遠不如啊,怪不得靖邊軍所向披靡。
王威讚歎,餘者人等,則是色變。很多人第一次見到靖邊軍,都有一種戰慄的感覺,久聞靖邊軍之名,果然見面更勝聞名。
王威出來迎接是客氣。以鍾顯才的官職差遣,自然要下馬拜見,就見眼前一個活脫脫老年版王樸,只是身形更魁梧些,臉略方些,周邊簇擁著一些人。
“末將見過王都督!”
“哈哈哈。鍾將軍遠來辛苦,不必多禮。”
王威鬚髮皆白,不過腰桿仍然挺得筆直,行走時忽忽有風,身上更穿著蟒袍,顯示往日尊榮,他大步過來,要親自攙扶起鍾顯才。
未想還沒碰到鍾顯才的手,鍾顯才就自己站起來了:“豈敢勞動王都督玉趾?”
王威大笑,他上下打量鍾顯才,眼前這位將軍……
他忽然一愣,隨後若有所思,笑道:“讓老夫為鍾將軍引見。”
他介紹身旁一些人,當介紹到人長得肥胖,又一身濃濃富貴之氣的王家家主時,鍾顯才看著他,語氣輕柔,神情卻是嚴肅:“王掌櫃棄暗投明,我家將軍,非常歡喜。”
王家家主尷尬道:“小人慚愧,也是永寧侯與定興伯的教誨,才幡然醒悟。”
鍾顯才繼續道:“我白虎營將士前來大同城,捉拿奸人,抄查賊產,諸多事宜,還要王掌櫃多行方便。”
王家家主點頭哈腰,連連道:“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依王鬥與王樸的決議,王家有罪,然不算罪大惡極,所以在獻出一半家產後,可以免其罪責,這當然讓王登庫等人肉疼,不過與小命相比,家財又屬次要。
而且抄查各人後,大同鎮,甚至山西鎮以後,便是他們王家天下,所得好處,也比失去的更多。
鍾顯才與王家家主說話時,王威微笑不語,只是撫須對鍾顯才不斷打量。
最後鍾顯才對王威道:“我靖邊軍一路前來,所遇不少行人商賈,不知城內華嚴寺、善化寺附近的奸人可有警覺?”
王威心中一凜,看來這位對大同城瞭解很多啊。
大同主城街巷縱橫,城內佈局,便是以四牌樓為中心,擁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其中總鎮署、縣學在東,西北有府衙與府學,多為文人雅士居住,西南有華嚴寺、善化寺以及院巷之商街,多為僧人及商賈居住。
依靖邊軍情報,各大家的商鋪,就多在大同城的西南各街上。
與溫方亮一樣,鍾顯才領軍臨近大同城時,一路遇到不少商賈行人,慌亂閃避時候,他們沒多想,以為是哪隻客軍過境,只是眼下到了大同,行人來來往往,很多人好奇的在附近圍觀,這人多嘴雜,難免走漏訊息。
看著鍾顯才,王威大笑:“鍾將軍放心,一切,皆在老夫掌握當中。”